海軍航空兵某部著力提升體系練兵效能——
一套規范解決協同問題


點擊播報本文,約
海軍航空兵某部戰機出動。羅陳建攝
仲秋時節,南海之濱,某岸基指揮所內,一個電子沙盤清晰呈現出空中、海面兵力情況。沙盤前,海軍航空兵某部參謀人員與友鄰艦艇部隊參訓官兵共同商議演訓計劃。借助前期共同制作的跨兵種術語對照表,雙方交流順暢、溝通無阻,高效制訂出一整套作戰方案。
“如今,駕駛戰機為艦艇提供態勢支撐和指揮引導,已成為我們的訓練日常。此前,我們和艦艇部隊協同配合時,也遭遇到一些難題,經過持續探索,雙方才有了現在的默契。”參訓的一名飛行員感慨地說。
這名飛行員告訴記者,第一次保障艦艇訓練時,面對兄弟單位傳來的任務方案,他感到有些無從下手——方案裡基本上全是艦艇專業術語,對戰機保障的要求僅有計劃空域和預期效果等大致內容,缺少具體實施流程、指揮隸屬關系等關鍵要素。
后來,雙方共同對訓練方案內容進行了完善,但不同兵種之間的認知差異,導致訓練中頻繁出現溝通不暢、響應滯后等情況。
那次訓練結束后,該部與友鄰艦艇部隊一起展開復盤總結,將所有“認知差”攤開來講得明明白白:“態勢共享不是簡單傳輸數據,而是要傳遞經過分析處理的融合信息”“空中平台的響應速度應按秒計算”“水面艦艇要兼顧水文氣象變化”……經過一場激烈的“頭腦風暴”,雙方找到了破解問題的方法:制作一份跨兵種術語對照表和一套特情協同處置流程。
“體系練兵必須從‘物理疊加’轉向‘有機融合’。”該部領導介紹,為進一步打破認知壁壘,他們還與艦艇部隊互派骨干前往對方單位學習深造。
第一次登上艦艇,該部訓練參謀楊琪對艦艇部隊的運轉模式、指揮流程和術語體系有了直觀的感受:“艦艇部隊和我們的組訓模式有所不同,近距離觀摩他們的訓練,讓我對艦艇部隊有了更多了解。”與此同時,艦艇部隊骨干也分批走進該部,親身體驗空情信息的採集處理和分發。
隨著跨兵種術語對照表和特情協同處置流程在訓練中逐漸發揮作用,兩支部隊開始了更深層次的融合。基於聯合作戰需求,雙方對通信規則、指揮流程、行動銜接協同等諸多事項進行逐一細化,在此基礎上共同制訂協同任務規范。
“如今,這一規范已經歷多次迭代升級。”該部一名飛行員告訴記者,在這一規范的指引下,兩支部隊配合越來越默契,雙方的體系作戰能力得到大幅提升。(傅琳、李由之)
空軍某基地以兵棋推演增強指揮員本領——
一張棋盤成就指揮之道
近日,空軍某基地作戰研究室內,一場小體系合同戰術模擬訓練拉開戰幕——兵棋盤上,一枚枚顏色各異、形狀不同的棋子,隨著紅藍雙方的精密計算展開對抗博弈。
“所有棋子的名稱、顏色、類別和賦值等都有統一的規范。每種樣式的棋子,代表不同兵種部隊的作戰單元。”該基地參謀王凱強告訴筆者。
該基地領導介紹,為錘煉各級指揮員指揮籌劃本領,今年初,他們著眼優化兵棋推演方式成立攻關小組,力爭在一張棋盤上准確模擬各兵種要素戰場態勢,從而驗証作戰方案是否科學合理。
攻關小組成員、該基地參謀李軍介紹,他第一次參加多兵種兵棋推演的組織工作時,面對的情況令人尷尬——不同兵種的兵棋棋盤和規則不統一,影響了推演質效。
“隻有建立統一的‘度量衡’,才能實現多兵種要素在一張棋盤上推演。”攻關小組根據以往演訓積累的數據信息,決定以航空兵棋盤為標尺進行等比例換算,對各兵種棋子的行動能力進行統一規范。
然而,小組成員經過實際推演發現,棋盤雖然統一了,但問題並沒有徹底解決。比如,當戰機快速移動時,地面部隊在棋盤上的移動距離難以准確測量,影響推演精確性。
“現有棋盤是依據航空兵行動規則設計的,更偏重航空要素的體現。地面部隊需要的,是一張可以詳細體現等高線、地形地貌、河流橋梁等地面要素的沙盤式棋盤。”復盤總結時,小組負責人趙向清指出問題所在。
經過反復研討,攻關小組結合前期發現的問題和總結的經驗,進一步探索出“大圖套小圖”的推演模式:在初始棋盤的基礎上再疊加設計一層高精度棋盤,讓航空兵棋子在“大圖”上行動,地導和雷達等地面兵種棋子在“小圖”上行動,這樣一來,既可以更加准確地反映戰場態勢,也有利於高效協調各兵種行動。
“一張棋盤上完成作戰指揮籌劃,有助於夯實合成訓練基礎。”該基地領導表示,下一步,他們將繼續探索完善兵棋推演模式,最大限度挖掘這種訓練手段的潛力和價值,讓指揮員通過棋盤感知戰場上的更多可能性,更好地探尋合成之道。(李揚揚、周葉青)
觀訓快評
打造體系協同的“通用代碼”
現代戰爭的復雜性,決定了體系作戰必須建立在精確協同的基礎上。隨著部隊軍兵種分工日益精細,武器裝備技術含量日趨提升,知識技能要求越來越高,不同軍兵種間的“溝通障礙”也愈發凸顯。
地面分隊用“分鐘”衡量作戰時間,空中戰機卻以“秒”計算響應窗口﹔步兵使用地圖的比例尺與遠程火力單元使用地圖的比例尺大不相同,二者卻需實現“空間對齊”……一個個貼近實戰的案例提醒我們,不同軍兵種想要交流無礙、思維同頻,必須打造一套體系協同的“通用代碼”。
規范術語、數據互通、統一標准……近年來,隨著聯合訓練日益深入,各部隊不斷樹牢標准化建設理念,著力在演訓場上重塑體系作戰的“底層邏輯”,不斷推動部隊戰斗力穩步提升。
打贏未來戰爭、制勝未來戰場,消除“溝通障礙”只是第一步。各級應深入思考話語體系背后的戰術邏輯,讓不同作戰力量真正實現環環相扣、無縫銜接,進一步淬煉作戰鏈條的強度與韌性。唯有在作戰思維、作戰理念上實現深度融合,才能讓不同軍兵種部隊在訓練中步調一致、配合默契,在戰場上精准協同、聯合制勝。(楊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