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型護衛艦受多國海軍青睞


點擊播報本文,約
近期,英國國際戰略研究所發布研究報告稱,當前輕型護衛艦的綜合性能正持續提升,尤其在艦載武器系統得到強化后,憑借高經濟性和通用性,輕型護衛艦已成為多國海軍重點發展的主戰裝備。
裝備數量眾多
按照國際通用分類標准,輕型護衛艦排水量約1000至3000噸,噸位介於巡邏艇與中大型護衛艦之間,主要執行近海巡邏和防衛任務。據統計,當前全球在役輕型護衛艦約300艘,且呈現新艦加速建造、老艦陸續升級和二手交易活躍的發展態勢。
多國通過自建和外購推進新型輕型護衛艦服役。2024年12月,以色列國防部與本土造船公司簽訂價值28億新謝克爾(約合7.8億美元)的合同,計劃6年內建造5艘新型雷謝夫級輕型護衛艦。同期,沙特阿拉伯國防部斥資約10億歐元(約合11.6億美元),從西班牙納梵蒂亞公司增購3艘“前衛2200”輕型護衛艦及配套服務,預計2028年前全部交付。沙特此前訂購的首批5艘該級艦,已於2022至2024年陸續服役。今年5月,印度GRSE造船廠宣布獲得印度海軍下一代輕型護衛艦項目中5艘艦的建造合同,合同金額約30億美元。據印度媒體報道,該項目剩余3艘艦的建造合同也將很快確定承建企業。
部分服役多年的輕型護衛艦通過現代化改造延長服役周期、提升作戰效能。今年5月,瑞典國防物資管理局與本土薩博公司簽訂價值16億瑞典克朗(約合1.66億美元)的合同,為5艘維斯比級輕型護衛艦加裝可垂直發射“海受體”導彈的防空系統,單次任務最多可發射36枚防空導彈。該級艦於2002至2009年陸續服役,此前已完成4次現代化升級,此次改裝前剛更新反艦導彈和輕型魚雷。德國海軍正對第二批次K-130布倫瑞克級輕型護衛艦進行升級,為其更換精確打擊能力更強的76毫米艦炮,並加裝最新的TRS-4D相控陣雷達和現代化指揮控制系統,進一步強化戰場態勢感知和協同打擊能力。
還有一些國家選擇採購他國退役的輕型護衛艦。今年8月,越南與韓國達成協議,接收1艘浦項級輕型護衛艦。該艦已於2022年1月從韓國海軍退役,是越南接收的第3艘浦項級退役艦。此外,哥倫比亞、埃及、秘魯等國海軍也相繼引進浦項級退役艦,用於充實近海巡邏力量。德國計劃在第二批K-130布倫瑞克級輕型護衛艦全部服役后,逐步向北約盟國出售首批5艘該級艦。據外媒報道,波蘭等國已對這批艦表現出濃厚興趣。
發展特點鮮明
受全球海洋安全環境復雜化及海上作戰裝備技術迭代影響,當前輕型護衛艦發展呈現多個特點。
一是提升作戰性能。以往輕型護衛艦受噸位限制,普遍存在電子設備簡單、武器配置有限等問題。近年來新服役型號通過優化艦體設計和集成先進裝備,綜合作戰能力大幅提升。以以色列雷謝夫級輕型護衛艦為例,該級艦排水量約1000噸,最高航速可達30節,搭載輕量級相控陣ELM-2258雷達、光電傳感器及其他電子戰套件,同時配備8枚反艦導彈和約40單元防空導彈,火力密度堪比部分中型護衛艦。土耳其島級輕型護衛艦也融合多元武器系統,包括76毫米艦炮、12.7毫米遙控武器站和4聯裝反艦導彈等,並搭載新型電子戰系統,具備多維度作戰能力。
二是更加注重降本增效。相比中大型水面艦艇,現代輕型護衛艦技術成熟度進一步提升,維護保養成本較低,所需艦員數量也更少,可降低人員培訓和日常使用成本。沙特海軍“前衛2200”輕型護衛艦續航裡程達3500海裡,海上自持力21天,其巡邏警戒能力甚至超過部分大型艦艇,成為“低成本高效能”裝備的典型代表。
三是強化自主水平。在輕型護衛艦發展過程中,本土化和核心技術掌控成為重要趨勢。具備自主建造能力的國家持續提升本土供應鏈佔比,依賴進口的國家則通過合作推動技術轉移。土耳其早期建造的島級輕型護衛艦大量採用外國裝備,如今已替換為本土組件——以“阿特馬卡”反艦導彈取代美國“魚叉”導彈,以阿塞爾桑公司的雷達替換法國泰雷茲公司的雷達,指揮作戰管理系統也由本土哈維爾桑集團自主研發。沙特在採購西班牙“前衛2200”輕型護衛艦時,明確要求首艦在西班牙建造,同時為數百名沙特工程師提供系統培訓﹔第二、三艘艦的總裝、武器集成及相關試驗均在沙特本土進行,沙特軍事工業總局還獲得該型艦的全部知識產權,為后續自主建造奠定基礎。
面臨雙重挑戰
盡管輕型護衛艦市場熱度持續攀升,但其發展仍面臨兩大現實挑戰。
一方面,裝備競爭加劇導致其定位尷尬。有分析人士指出,在國防預算和人力資源有限的情況下,海軍採購裝備需精准匹配需求。輕型護衛艦在遠海作戰中難以抗衡同時期的先進護衛艦,在近海又面臨成本更低、數量更多的導彈巡邏艇擠壓,功能重疊與戰力斷層問題凸顯。
另一方面,非對稱作戰能力不足的短板日益顯現。隨著無人機、無人艇、無人潛航器等裝備快速發展,防護能力相對薄弱的輕型護衛艦面臨的威脅增大。近期局部沖突戰例顯示,輕型護衛艦在應對無人系統集群攻擊時缺乏防御手段,抗打擊能力不足。如何平衡成本與防護力、明確在未來海戰體系中的角色,成為多國海軍發展輕型護衛艦需解決的關鍵問題。(羅許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