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濟南市連續4年為尋親成功的濟南戰役無名烈士舉辦立碑儀式——
青山無言 英雄“有名”


點擊播報本文,約
秋日的山東省濟南市英雄山,天高雲淡,林木蒼莽。筆者緩步走進坐落於此的濟南革命烈士陵園,隻見青鬆聳立,翠柏叢生。墓碑上,一個個烈士名字熠熠生輝。
前不久,濟南市舉辦“2025年尋親成功濟南戰役無名烈士立碑儀式”,40塊墓碑刻下40位烈士的英名。
青山無言,英雄“有名”。據介紹,濟南市已連續4年為尋親成功的濟南戰役無名烈士舉辦立碑儀式。自2021年以來,先后有254位濟南戰役無名烈士身份得到確認,與分別多年的親人“團圓”。
來自山東省威海市的張恩英與張恩芹姐妹,均已年過八旬。今年8月,她們接到濟南市退役軍人事務局為烈士尋親工作專班打來的電話,得知確認父親張洪春烈士安葬地的消息。張洪春烈士犧牲那年,張恩英10歲,張恩芹3歲。在張恩英的印象裡,父親中等個頭、身材偏瘦,妹妹張恩芹長得很像父親。多年來,她們隻知道父親在濟南戰役中犧牲,多次到濟南尋找父親的安葬地,一直沒有結果。姐妹倆感慨,在有生之年“找”到父親,讓她們圓了這輩子的心願。
受邀參加立碑儀式這天,張恩英與張恩芹早早動身,坐上從威海前往濟南的高鐵。她們的行李箱裡,裝滿了家鄉特產:膠東大餑餑、蘋果,還有一瓶家鄉的泥土。“我們想讓父親感受到家鄉的氣息,嘗嘗家鄉的味道。”張恩英說。
來到墓碑前,看到父親名字的那一刻,姐妹倆的淚水奪眶而出。她們久久地在墓碑前訴說思念,告訴父親家裡一切都好,以后會常來看他。
劉元德烈士的墓碑前,一位中年人抱著一幅畫像,泣不成聲。中年人名叫劉善文,是劉元德烈士的侄子。劉元德烈士16歲參軍,在濟南戰役中英勇犧牲。受他的事跡影響,劉家后來陸續有6人參軍,劉善文也當了12年兵。劉元德烈士犧牲前沒有留下照片,那時劉善文尚未出生,沒有見過大伯。濟南市退役軍人事務局聯合四川大學等單位,運用AI技術復原了劉元德烈士的容貌,為劉善文和家人彌補了遺憾。據了解,自2024年起,基於有條件的烈士遺骸,已有62位烈士的容貌得到復原。
用腳步丈量對英烈的敬意,以技術打破時空的阻隔。濟南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工作人員介紹,自4年前組建為烈士尋親工作專班以來,他們累計受理尋親熱線6.2萬余個,足跡遍布兩省17市,走訪老戰士、知情群眾3200余人次,借助DNA鑒定比對技術鎖定親屬血緣,利用AI技術復原烈士容貌,讓烈士不再“無名”,幫烈屬完成心願。
“我們會永遠銘記為解放濟南獻出生命的英烈,在為烈士尋親的路上一直走下去,讓更多烈士早日與家人‘團圓’。”濟南市退役軍人事務局領導表示。(賈園園 王 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