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加拉国《每日星报》4月20日文章,原题:印度和中国:不协调?你是否曾经好奇,世界两大文明古国——印度和中国在过去如何分享先进观念?两国相互观察相互学习,并采用适合本国的观念。但在殖民时代,两国关系遭遇挫折,原因在于政治和边界争端。对西方人而言,中印是不协调的。
约2000年前,中国建造长城;公元前3世纪,秦始皇建造兵马俑;是中国让世界明白什么是政府机构,否则世界将是一盘散沙。
印度发明了“0”——少了“0”所有的数学计算将不复存在。计算机也将遥不可及。印度最伟大的贡献之一便是佛教,这也是印度给中国和世界的一个礼物。而中国则回报以孔子思想。
但在16世纪至17世纪,两大文明古国联系几乎中断。带来新观念、科技和生活方式的西方殖民者不鼓励两国任何交流。两国不再从对方的宝库中汲取,不再相互裨益,共同发展。它们走上冲突和敌对道路。这全是因为一小片领土争端以及西藏问题。
谁从这场冲突中获益?世界正日益全球化,西方从全球化中获得巨大好处。我们见证了北美自由贸易区,以及欧盟逐渐成长为强大的增长引擎。在安全和防务领域,我们看到北约忙于在全球各个角落夯实西方利益。为何印度和中国不能协作?
让我们看看,两国在哪些领域可以合作。人们一下子就想到高素质人才的全球再分配。印度和中国每年生产很多工程师、医生、科学家。他们在美国和欧洲就业。如果这些科学家能留在本国,西方将很快被挤出市场。
印度和中国珍视本国文化传统。印度看重个人自由自立,中国则更善于利用外资和本土投资。印度可以向中国学习如何克服投资中的管理不当。数百万贫困印度人将因此迅速脱贫。
另一个领域是能源。两国均对石油有大量需求。中国和印度都从非洲国家进口石油。印度和中国应将目光放到共有的能源基地——喜马拉雅山——利用丰富的水电资源满足各自所需。
印度和中国必须尽快解决领土争端,以在科学、技术、资源和贸易等领域进行合作。这不仅会令两国获益,也将让邻国获益。(作者阿什法克·拉赫曼,伊文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