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军事

金一南看甲午:战争失败暴露海防观念的局限【2】

2014年05月17日08:10    来源:央广军事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金一南看甲午:战争失败暴露海防观念的局限

镇远铁甲舰是当时北洋主力舰,也是亚洲少见的铁甲巨舰,曾引起日本国民极大恐慌。(资料图)

  北洋海军被用于防卫 违背海军运用国际通则

  近代海军是一个开放性的军种,它的活动和生存空间是辽阔的海洋,它赖以发展的精神动力是国家的海权意识。

  在缺乏海权意识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北洋海军,必然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海军是一定要走得远的,而大清王朝只不过把海军主要用于防卫,屏护渤海湾和黄海。这样就导致对海军的使用十分谨慎,绝不主动出击。只是当对方已经给我们造成了很大损害,比如丰岛海战中日方将“高升号”运兵船击沉,我方损失了那么多人时,黄海大海战才爆发。

  大清王朝对海军力量的使用从始至终都带有被动防御的态势,这种被动性与以先发制人的国际通则,尤其是碰到特别喜欢搞偷袭这套的日本,我们肯定是会吃亏。从而也折射出中华民族海洋观、维护自己海洋权益方面的不足。

  狭隘片面的海洋观极大抑制了对海洋权益的认识

  自古以来,我们中国人对海洋的认识主要集中在可以“兴渔盐之利,通舟楫之便”。至于海洋可以作为走向世界的通道,作为经济贸易的重要渠道,可以作为国家发展的全新空间,这些观念在中国十分缺乏,导致我们对海洋认识的不足和对海洋的轻视。

  最初,我们轻视海洋,然而当帝国主义从海上入侵的时候,我们又把海洋看作一个危险的来源。帝国主义的坚船利炮主要都是从海上打过来的,这给我们造成一个深刻的印象:中华民族的灾难来自于海洋,所以我们提倡海防。

  这极大地抑制了我们对海洋权益的认识和海洋进取心的获取,最终使我们只能“面朝黄土背朝天”,不得不留下这种面对海洋的纠结和沉重。

  恰恰在中华民族严重丧失海权的时刻,19世纪末,一位叫阿尔弗雷德·马汉的美国海军上校提出“海权论”。当中国人把海洋认为是一个巨大危险的来源时,美国提出从海上获取权利,通过控制海权——主要是控制海上运输通道、海洋航运、海洋资源进而控制世界。与此同时,我们这个传统的东方大国却因为对海洋的畏惧变得自我封闭。

上一页下一页
分享到:
(责编:闫嘉琪、肖红)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