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接:
外骨骼机器人
外骨骼机器人实质上是一种可穿戴机器人,它将人的智能与外部机械动力装置的机械能量结合在一起,可以给人提供额外的动力或能力。由于其安装位置和产生的作用和生物界中的骨骼很相似,故将其称为人类外骨骼。
延伸阅读:应用仍有多重困难
据了解,虽然人类外骨骼在最近十几年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然而现实中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目前人类外骨骼主要通过采集肌电信号和力反馈的方法来获取穿戴者的运动意图,肌电信号采集的方法有很严格的外界环境限制,一旦信号采集的地方发生微小的变化(如流汗等)就会干扰信号的采集;而力反馈法具有本质上的滞后性,当穿戴者做出快速的运动或者高难度的动作时就会有阻碍感。
人类外骨骼主要通过捆绑的方式与穿戴者连接在一起,而这种方式具有很大的缺陷,如人体捆绑部位会因带子的束缚产生血液流通不畅等问题;捆绑处因肌肉的收缩、伸展产生的形状变形会很大程度上影响人类外骨骼的定位精度。
而且,人类外骨骼使用的便携式能源只能给系统提供2至9小时的续航时间,所以开发新的便携能源将成为需要解决的研究难题。
此外,由于人类的生理机构具有承受极限,每个关节有运动范围的限制,因此在人类外骨骼设计中,要防止对穿戴者造成伤害。
上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