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军事>>专题策划>>典型>>国防科技大学激光陀螺技术创新团队>>故事集

锻造检测膜片性能的“火眼金睛”

2014年06月20日13:31    来源:人民网-军事频道    手机看新闻

极低损耗腔镜的制备是激光陀螺研制的关键难题关键工艺环节,如何“炼就”检验膜片的“火眼金睛”是必须攻克的难题。

这个难题,美国从开始研制到最终解决镀膜问题,花了很长的时间。在我国激光陀螺工程化的研制过程中,先后有十余家研究单位因无法解决镀膜问题而选择了放弃。面对巨大困难,团队带头人高伯龙心里默默立下誓言,一定要研制出中国自己的激光陀螺。他动情地鼓励团队成员:“目前国内就剩咱们一家单位为主研制激光陀螺了,如果不搞下去,它就会彻底夭折,我国在此领域与国外的差距会越拉越远。为了我们的武器装备用上高精度的导航器件,我们无论如何也要坚持下去”。

为了突破这道技术难关,高伯龙毅然放弃了多年的理论物理研究,专攻基础工艺。当时妨碍膜片光学性能提高的主要因素是缺乏精确、可靠且简单的测量仪器。他决心依靠自己的力量,研制高精度的薄膜光学性能测量设备。当时国内外流行的膜片光学性能测量方法是“光强测量法”,精度相对较差,且操作相当复杂。高伯龙经过仔细研究,想出了一个新的测量方法,可在当时的器件水平下突破膜片光学性能测量的精度极限。1975年夏天,经过高伯龙和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一台膜片的反射率、透射率测量仪试制成功,简称DF透反仪。经过数千小时的测试实践,该仪器测量精度达到很高水平,而且使用起来比较简便。该成果在1981年获得湖南省重大科研成果一等奖,1986年获得国家发明四等奖。

DF透反仪的发明,是在有限的物质条件下,通过理论创新和团队奋战实现的,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的最好诠释。DF透反仪的发明,为激光陀螺研究团队镀膜组研究和制备极低损耗腔镜和增透片提供了一双“火眼金睛”,为激光陀螺的工程化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

分享到:
(责编:何天天(实习生)、闫嘉琪)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