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军事>>专题策划>>典型>>国防科技大学激光陀螺技术创新团队>>故事集

激光陀螺的“磨刀石”

2014年06月20日13:33    来源:人民网-军事频道    手机看新闻

在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初,我国激光陀螺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其腔体的机械加工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在那个时候,国内机械加工的水平有限,同时因为经费也有限,根本没有条件购买高精度的机械加工设备。但仅凭普通的钻床和铣床,又无法满足激光陀螺对光学谐振腔较高的几何尺寸要求。

激光陀螺创新团队虽然是国内开展此项研究最早的单位,但在当时也没有高精度机床。当时用的是小型机床,没有准确可靠的定位装置,钻孔的位置精度往往依靠人工划线,需要操作人员的丰富经验作保证。所以这种钻床难以实现高精度的钻孔,很难加工出合格的激光陀螺腔体。腔体的机械加工问题不能解决,激光陀螺的研制也就无从谈起,研究工作陷入了僵局。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在没有高精度机械加工设备的情况下,打造出合格的腔体,似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面对这一难题,团队成员没有退缩,他们说,没钱买“好剑”,我们就把手里的“钝剑”磨利!他们主动充当起了“磨刀石”,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对原有钻床的结构和工作台进行改造并自行设计配套的数控装置,从而将其用于激光陀螺腔体机械加工。

磨剑的过程是复杂而又曲折的,改进设备的每一步进展都必定需要千百次的反复试验,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在一个个困难面前,团队成员总能创造性地找到突破口。激光陀螺创新团队就是凭借着这份 “勇为无米之炊”的责任担当,完成了对钻床的数控技术改造,显著提高了加工精度、加工效率和成品率,解决了激光陀螺机械加工批量化生产的难题。

分享到:
(责编:何天天(实习生)、闫嘉琪)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