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军事

长崎事件刺激日本大力发展海军

曹菁  韩笑

2014年09月05日13:39    来源:人民网-军事频道    手机看新闻

资料图:长崎事件油画

1895年9月17日,清朝北洋海军与日本联合舰队在黄海海面展开激烈战斗,这场决定甲午战争最终结局的关键一战,是以日本联合舰队击败北洋海军而宣告结束。综合双方舰队参加作战的军力来看,北洋海军战舰12艘、排水量34,420吨,平均航速15节、火炮和速射炮合计79门、机关炮129门、鱼雷发射管31门、鱼雷艇2艘。而日本舰队在吨数、速度、炮术上则占有优势,联合舰队除西京丸之外,战舰11艘、排水量36771吨、平均航速18节、火炮和速射炮246门、机关炮29门、鱼雷发射管37门。在战斗中,日本舰队的战斗队形有效发挥了速射炮的长处,取得了击沉北洋海军经远、致远、超勇3舰,扬威舰、广甲舰自爆沉没,定远舰、镇远舰、来远舰、靖远舰、济远舰、平远舰、广丙舰重轻伤的战果。虽然,日本舰队的松岛舰、比叡舰、赤城舰、西京丸舰被重创,其他舰也遭受了不同程度受创的代价,但是日本舰队无沉没战舰。其受损的战舰,经过五日的修理便恢复了舰队巡航的战斗力,奇迹般地出现在大清国附近海域。

回溯19世纪50年代以前的日本,不仅没有军舰,就连船舶也极少。直到1850年后,日本才开始从英国、美国购进少数船只。1854年,则开始仿造欧洲船式,并逐步在江户、长崎等地开始造船。到1864年,日本共制造出小型舰船11艘。此外,从1857年到1868年,又从欧洲国家购买小型军舰7艘,但这些舰船均为数百吨的小船,最大的不超过千吨,最小甚至排水量只有30余吨。当时的日本海军与甲午战争爆发时的日本海军相比,力量还是十分弱小的。那么,又是什么极大刺激了日本海军的迅猛发展呢?

发生在百年前的长崎事件,是在北洋海军和日本长崎市民之间的一次冲突事件。该事件的来龙去脉,不仅对于今天的中国人来说并不清楚,就连日本人也几乎不知晓这一事件的历史情节。而正是这一事件,如同清日关系史上的一根导火索一般,极大地刺激了日本政府,也深深刺痛了日本民族的自尊心,从而加速了清日之间军备竞赛的升级。从现在看来,该事件对甲午战争的爆发乃至结果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1886年8月,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率领北洋舰队定远、镇远、济远、威远等7艘战舰结束在朝鲜海域的演习任务后取道日本回国。8月13日晚,部分水兵在日本长崎登岸购物,其中数名水兵因言语不通与丸山游廊寄合町的妓楼发生争执,并动粗损坏了店内物品,随后又与维持治安的巡警发生冲突,进而引发清日双方大规模的械斗事件。这场恶斗的最终调查结果统计,日本巡警死亡2人,重轻伤26人。清朝水兵5人死亡,6人重伤,38人轻伤。8月16日,2000余名日本民众在清国领事馆前进行抗议活动,从而引发了两国的外交纠纷。

对于当时全权负责外交事务的李鸿章本人来说,本想借军舰寄岸长崎之时,在日本民众面前一展清国舰队的强大,但他不曾料想,却发生了水兵与当地日本民众斗殴的事件。在丁汝昌的电报中得知有数名水兵被杀伤的情况时,李鸿章不禁勃然大怒,于8月20日召见了日本驻天津领事波多也章五郎,质问事件的具体情况。这次的召见,李鸿章的震怒之情体现于其言语之中:“兵船寄港、水兵上岸购物乃平常之事,而贵国巡警居然无理阻碍我水兵行路。倘若我等煽动清人妨碍贵国在天津的住民,贵国会作何感想?现在,清日两国关系乃是最要好的时节,可像这等意外不爽之事却常有所闻。平心而论,贵国的人民还是友好的,至于警察却欺人太甚令人憎恶。”同时,李鸿章也严词要求到:“事件发生后,贵国外务省已经派出调查委员,本国公使也派出参赞,故也请贵领事向本国发出电信,妥善处理解决这一事件。”波多野表示日本政府会给予清国以满意的结果。

两日之后,李鸿章再次接见了日本驻天津领事波多也章五郎,但是态度较之前日显得和颜悦色,语气也温和了很多。之所以会有如此大不同的态度,是因为李鸿章听取了详细的报告之后,得知了事件的全部经过而自知理亏。于是,李鸿章对波多野说道:“最初接到从长崎发来的电报,拙者一时大怒不能抑制,想必北京的醇亲王初闻此事也是怒不可遏……今回警察与水兵的打架,如同小孩之间之打架,父母只要两相无私相互平抚就可以解决了。为小孩间的打架再波及父母间的争吵就不好了。贵政府如果公正无私地解决此事,我想我大清政府也不会心存怨意。我作为伊藤大臣、榎本大臣的友人,素来主张平和主义,而且也曾和盐田大臣推心置腹谈过心,本官毫不怀疑贵政府可以公平无私地解决此事。”同时,李鸿章对于清国水兵的做法也给予了解释和道歉:“其实15日警察和水兵发生打架前,清舰应该禁止水兵上岸才对,结果专门配置了两艘小船供水兵上岸,不能不说我们这边也是有不妥当之处的。”

这番言论中,李鸿章有意用小孩间的打架来比喻巡警对水兵的治安维持行为,试图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之后,清日两国派出了调查委员,并力求事件不再扩大。但是事有波折,调查双方都互不相让而无法得出确切的结论。直到1887年2月8日,清国钦差全权大臣徐承祖和日本外务大臣井上馨代表中日两国签订了条约。最终在以和平为大局的前提下,两国决定参照本国法律斟酌处理,并相互不予以干涉。在协议签订之后,双方又相互收受了慈善基金会救恤金。这样一场打架的结局,其实是以两败俱伤的形式和解而告终。

长崎事件平息后,日本天皇于1887年3月14日颁布敕令:“立国之急在我海防,一日不可迟缓。”并下令立即从皇室库存中,拨款30万日元作为海防捐款。随后,首相伊藤博文、民间学者福泽谕吉等也在日本各地进行了游说,一时间,贵族、富豪等竞相慷慨解囊为海防捐款。短短半年时间内,日本海防捐金总额超过200万日元。政府同时发行了海军公债1700日元,用以支援海军的军备建设。

而另一方面,李鸿章对于长崎事件的结果一直耿耿于怀,认为此时应该大张旗鼓地在亚洲邻国造势,只有展现大清国海军力量的强大,才能压制敌对者的气焰。1889年6月29日,清海军舰队8艘军舰(其中北洋海军战舰5艘,南洋水师战舰3艘)访问朝鲜,停泊在仁川港。朝鲜人瞬间被眼前的巨大战舰给震慑住了,从此也打消了朝鲜意欲独立的念头。7月6日,舰队从仁川港出航,经釜山、元山、俄国的海参崴之后返回本国。此行不仅成功宣扬了清国作为宗主国的强大,也对俄国人起到了一定的警示作用。1891年6月,清国舰队接受邀请再次访日。7月6日,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受到了明治天皇的召见。作为对等礼仪,丁汝昌在定远舰上举行了盛大的招待会。日本的众议院议员、贵族两百多人受邀登舰参加了宴会。此时的定远舰与日本主力战舰高千穗、扶桑比起来,无论是从舰体、铁甲还是到大炮,日舰都无法能与之相比。这样的差距,让众多日本人感到,自己身处在清国的威胁包围之中。参观后的日本政治大员们一致认为,必须增添数艘巨大坚牢的军舰,否则一旦在清日之间出现战事,日本舰队将无法与清国舰队相抗衡。这样的刺激也使日本人心中深埋下了一种令人窒息的阴影。一时间,在日本的文坛涌现出了围绕定远舰为题材的文学作品,如《不归云》、《不沉的定远》、《第二的元寇》、《勇敢的水兵》等小说都是宣扬日本海军战士勇敢击沉定远舰的故事。

如果说长崎事件极大地刺激了李鸿章,使其决定要用庞大先进的舰队达到其进行威慑邻国的作用。那么李鸿章这样的威慑行为也深深地刺痛着每一个日本国民。在共同的情感驱使下,日本政府、军人、知识分子、庶民等各个阶层,一致要求国家加速扩建日本海军,并支持政府倾全国的财力打造一支超过北洋海军的日本海军。到1884年,日本海军原本已经着手的海军建设十年计划,由于北洋舰队的第一次来访后被要求必须提前实现。第一个十年建设计划后,日本舰队的规模已经达到42艘战舰,其中新增的战舰数量为32艘,包括大型战舰6艘、中型战舰12艘、小型战舰12艘。北洋舰队第二次访日,使得日本海军进一步加速了其扩张的速度,其中就包括建造了装备32厘米口径巨炮的三景战舰松岛、桥立、严岛,进口英国建造的世界上最快速最新的战舰“吉野”号。

从北洋舰队首次访日到甲午战争爆发的不到十年的时间,日本每年的军费支出已经占据了国家财政总支出的11.7%。日本在长崎事件的刺激下,仅仅图强八年,海军的战斗实力就已经超越了清国的北洋舰队。日本海军最终在甲午海战中击败清国的北洋海军也就不足为奇了。

分享到:
(责编:邱越、闫嘉琪)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