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军事>>专题策划>>典型>>武警山东总队成武县中队

忠诚打造“橄榄绿”传奇——记武警山东总队成武县中队官兵

2014年09月09日17:35    来源:新华网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忠诚打造“橄榄绿”传奇——记武警山东总队成武县中队官兵

一个只有30多名官兵的中队,连续19年被评为“标兵中队”,获全军和总队以上奖励160多项,16次立功……先后有23位将军来中队调研考察,称其为“基层建设的一面旗帜”。

在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山东省成武县党政班子成员及全体科局级党员领导干部共800余人,分批走进武警成武县中队参观学习,共同见证鲁西南大地上广为传颂的武警官兵用忠诚打造的“橄榄绿”传奇。

忠诚为军魂

走进中队小巧洁净的院落中,一尊高约2米的石雕赫然矗立,正中镌刻着“忠诚”两个鲜红遒劲大字,被官兵称为“忠诚石”。

中队成立以来的65载春秋,“忠诚”就如同基因融入每一名官兵生命。在中队荣誉室,至今珍藏着上世纪60年代中队旧营房门上镶嵌的一块“忠”字玻璃。

“忠诚于党和人民是我军性质和宗旨,官兵传承的是我军军魂,是每一位士兵的精神高地。”武警山东总队政委王爱国说。

每逢党、国家和军队重大方针政策出台,每逢特殊敏感时期或执行重大任务,官兵都要面对“忠”字,抒发永远做党和人民忠诚卫士的心声。

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提出后,中队及时将强军目标基本概念和要求制作成记忆卡、口袋书,让官兵随身携带;组织官兵列队“忠诚石”前,重温忠诚卫士誓词。

忠诚,绝不止于一句口号,而是官兵用青春、热血和生命赢得的百姓口碑。那年,原中队长李庆在一次救火中,连续5次冲进火海,背出多名群众,抢出两只滚烫的煤气罐,自身头发、眉毛被烧光,胳膊、前胸、后背严重烧伤,令在场群众心疼落泪。

2012年元旦,成武县城一栋旧式住宅楼腾起滚滚浓烟,时任指导员范承刚率战友飞奔而至。

“武警叔叔,快救救我妈妈!”浓烟中一男孩哭喊着。范承刚抓起一块湿毛巾捂在嘴上,冲进楼内,背起男孩妈妈,牵起男孩冲出火海。

在这次火灾救援中,范承刚率战友共救出被困群众11人,抢出煤气罐5只,有3名官兵被烧伤。

近3年,中队官兵担负抢险救援50余次,救出被困群众千余人,挽回群众经济损失逾3000万元,官兵捐款帮困的69名学生中有51人考入大学。

尚武是兵本

中队老营房墙上原有一个硕大“武”字,营房改建后,官兵将其拍照存放进中队荣誉室,一代又一代传承着尚武精神。

成武县取“成就武功”之意而得名,自古崇尚武功,有“武术之乡”之誉。官兵们响亮喊出“武艺练不精,不算成武兵”口号,汲取当地拳术精华,坚持每天完成踢沙袋、打拳靶、推哑铃、抓沙包“四个一百次”;实行每周会操、每月考核、每季比武。

如今,支队军事比武21项纪录中有11项为成武县中队官兵创造并保持。

2013年11月,一名歹徒持刀伤人并劫持人质,中队奉命出动,“抓捕能手”朱鹏坤一马当先冲在前。在与歹徒对峙中,朱鹏坤趁歹徒不备,一个箭步上前一招制敌,人质安然无恙。

朱鹏坤身上至今留存的3块伤疤告诉人们:练兵场上多流汗,维稳一线才能少流血。

“成武中队军事训练无‘短板’,任何岗位上的官兵都敢跟兄弟中队训练尖子一较高下。”中队长钱永德扳起指头如数家珍,“火头军”炊事班长张林是支队五公里越野纪录保持者、“粮草官”司务长丁贺华为支队100米跑冠军,还有26人成为神枪手、执勤能手和训练尖子,39名退伍战士被当地公安机关招录为特警。

中队官兵军事素质过硬威名乡里。一年冬日,成武县一家棉厂厂长被一伙歹徒绑架,中队官兵奉命前往处置,尚未赶到现场,绑匪丢下人质,仓皇逃命。直到被悉数擒获,绑匪才道出原委:“听说武警来了,心里确实害怕。”

近年来,中队按照能打仗、打胜仗要求,激励官兵以过硬军事素质献身强军目标实践,实现连续50年执勤目标安全,制止在押犯企图脱逃事件39起,协助公安机关抓捕犯罪分子79人,被群众誉为“维护稳定铁拳头,人民群众保护神”。

本色永不褪

中队把日常作风养成作为建队育人基础环节,始终保持人民军队本色,以点滴促养成,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人民子弟兵良好形象,被称为“没有红军历史的红军连队”。

中队营区常年保持地面无纸屑、无烟头、无痰迹、无污物,墙上无脚印、无钉眼,玻璃无人为损坏,历年订阅的报纸一张不少,就连营院石榴树上挂满枝头的石榴,从挂果到集中采摘都一个不少。

上世纪90年代,中队又叫响“不抽烟、不喝酒、不下馆子、不向家中要钱、人人有存款”口号,这“四不一有”如今已成为中队全体官兵自觉行动。

来自大连的新战士刘德旭,入伍前每月向父母要5000元零花钱还嫌少。到中队不到半年,却给父母寄去3000元钱。父母得知真相后欣喜落泪,连说:“孩子到部队上懂事了,出息了!”

战士王国启作为中队唯一参加北京奥运火炬传递的火炬手,在复员离队时有人出40万元向他索购手中火炬,他却毅然将那支原本属于个人的奥运火炬永远留在了中队荣誉室里。

几十年来,从中队走出的官兵中,有19人提升到团营职岗位,26名战士考学升任警官,46人退伍转业成为副科级以上干部,37人当上村支书,82人成为致富带头人,无一人违法违纪。(张东波、李宣良)

分享到:
(责编:邱越、闫嘉琪)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