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帼不让须眉。在高原强烈的紫外线长时间照射下,皮肤没有了往日白皙的光泽,但她们却说现在的肤色更健康,因为这是高原色,更是军人本色。
第21集团军某旅11名通信女兵在高原驻训中摔打锤炼,把个人的军旅梦与强军梦无缝对接,在强军兴旅的征程上,犹如一朵朵铿锵玫瑰,在雪域高原绚丽绽放。驻训两个多月来,笔者亲眼见证了她们逐梦高原的飒爽英姿。
一封申请参训联名信引发官兵热议
“我们不是温室的花朵,都想在高原驻训中历练刚强……”
6月下旬,某旅通信连总机班11名女兵向旅党委递交联名信,申请参加即将展开的高原训练。
女兵的这一举动事出有因。
去年深秋,旅里参加上级组织的战术演习归来,作为留守人员,站在营区主干道两侧欢迎参演战友凯旋的女兵班班长鲁滕和其他女兵对此很是羡慕。于是,能够像男兵一样,在重大演训任务中经历炮火硝烟的考验,成为女兵们的梦想。
上等兵黄琼之所以选择当兵,就是想改变自己在家人眼中“娇娇女”的形象。入伍一年多来,通过刻苦锻炼,她不仅被评为“优秀士兵”,还在旅里组织的业务考核中崭露头角。她说:“不管高原驻训多么艰苦,我都希望能够在亲身经历中为自己的军旅梦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巾帼追梦正当时。该旅党委“一班人”经过讨论后形成决议,批准了她们的申请。旅政委王升琪说:“主动要求参加高原驻训,这是新时期女兵把强军目标根植于内心深处,转化为岗位实践的具体体现。”
一句“跟我来”彰显巾帼英雄本色
适应高原,才能战胜高原。面对艰苦的高原环境,11名女兵人人叫响“缺氧不缺精神,缺氧不缺士气,缺氧不缺斗志”的战斗口号,练战术、强素质、当精兵。
“立即架通指挥所与各要素之间的有线通信网!”8月22日,连战术考核正在进行,女兵班班长鲁滕迅速下达任务,明确分工。孰料,一场大雨不期而至,似乎要给这些看似柔弱的女兵迎头一击。
“战争不会选择天气,任务面前更不允许我们讲条件。”简短动员后,鲁滕大喊一声“跟我来!”身背线轱辘,第一个冲进雨雾中。
在高原行走,相当于在平地负重20公斤前行,在规定时间内,女兵要完成方圆7公里范围内线路架设,其难度可想而知。
50分钟后,各指挥要素之间的通信线路全部架通。女兵李娅尽管极度疲惫,但却兴奋地说:“在高原雨天参加考核,这样的感觉像是在打仗。”
一张背影照折射强军梦想
铿锵玫瑰,芳心似水,激情如火,梦想鼎沸。
9月9日,一张通信女兵战术训练的背影照在该旅野战政工网上引来一片回帖“点赞”。
照片里,昆仑山下的战术训练场硝烟滚滚,几名全副武装的女兵在近似实战的环境下开设野战电话站……
这只是该连女兵参加战术训练的一个掠影。
为确保野战通信线路畅通,上等兵雷竹主动承担起每天来回近10公里的线路维护任务,由于强烈的紫外线长时间照射,导致脖颈和双手痛痒难忍,但她没有抱怨过一个字。
女兵黄琼是个“直肠子”,经常在野战政工网“高原驻训”专栏上发帖,评头论足,让全旅战术训练中存在的一些脱离实战的形式主义无处藏身,网上点击率一路飙升。
在战友们的眼中,宋卓凡是一名非常坚强的女兵。高原训练,她总是充满了一股子拼劲。有人劝她:“一个女同志可以不用这么拼命。”宋卓凡严肃地说:“战场只认胜负,战士不问性别。现在训练不拼命,上了战场就会丢性命。”(刘红旺 李建斌 蔡星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