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军事

汉和对比中日坦克:96A甘拜下风不及格机动极差

2014年10月13日17:22    来源:环球网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汉和对比中日坦克:96A甘拜下风不及格机动极差

和平使命联合军演:最新99改型坦克发起冲锋。

  据加拿大《汉和防务评论》10月刊报道,刚刚结束的俄罗斯国际坦克大赛,实际上的对决是在T-72系列与中国96A之间进行的。排除商业因素之外,先从结论说起:文章认为,假若真的与西方主战坦克发生对决,T-72、96A都会甘拜下风,换句话说,都不及格。何以见得?众所周知,西方三代主战坦克都接近60吨重量,与东方中型坦克比较诸多不公平,这里,最容易看出技术差距的是T-72、96A与日本的50吨重量的90式与44吨重量的10式坦克的比较,后二者在机动性、火控系统占有压倒性优势。在防护能力方面,44吨重量的10式坦克是迄今为止使用陶瓷复合材料最多的西方坦克,而且附加复合装甲全部采用模块化。

  当然,评价这次坦克大赛的实战性,拥有诸多限制,毕竟俄方的定义只是坦克体育比赛,着重在机动性。至于真实战场上出现的坦克大战可能遭遇的诸多实战情形,无法在这次大赛中展现。例如:夜间攻击、防御;动对动目标的攻击;坦克防护、快速情报化传输能力、网络战等等科目。

  公认的坦克大战决胜因素是火控、机动性、防护能力。文章把火控能力放在第一,因为必须开火,才能够决定胜负。否则无法开火的坦克,再好的机动性、防护性,也只能在战场上乱窜而已。关于火控系统,下文讨论较多。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日本的10型、还是以色列的梅卡瓦4型坦克都安装了更新一代的指挥型自动跟踪火控系统。建议读者寻找这一次俄坦克大赛的录像和日本富士火力演习中10式、90式坦克的机动性、火力演示录像加以对比,就可以轻易地发现日本坦克在火控技术上的优势。

  由于采用的是第3、4代火控技术,T-72B3M、96A、10式都可以进行行进间的射击,然而仔细观察,发现很大的不同,得益于自动跟踪系统技术的发达,10式坦克在行进间以Suraromu的方式边行进边射击,速度不减,所谓Suraromu行进,简而言之就是以S字型,边拐弯边射击,这样做的目的,有利于躲避对手的开火。要做到这一点非常不容易,需要高技术化的自动瞄准、跟踪系统,10式坦克采用的是TV照相机观瞄系统,配合三代热成像仪。至于直线边前进边射击、边后退边射击,10式坦克的行使速度都比96A、T-72BM要快。

  在实战中,坦克的边行进、边射击,只会以正前方行进、后退的方式展开,不可能像坦克赛那样,炮塔旋转90度实施射击。必须公认的是,中国坦克射手的技术水平的确优秀,发发命中,坦克战中,坦克射手的技术相当重要。第一次海湾战争中,伊拉克坦克射手的水平普遍不高,是失败的重大原因之一。

  当然包括富士演习在内,所有坦克炮射击,针对的都是静目标。只有在早年的阿布扎比国际装备展览上,看到过静态的坦克对遥控操纵的动装甲车目标实施射击的场面。实战中,坦克对坦克的目标要比大赛的四方形目标小很多。美军M1A2坦克射手对记者表示:第一次波斯湾战争期间,美军坦克射手被告知,只能在观瞄系统识别到对方坦克,确认是T-72之后才能开火,观瞄距离2000米。

  坦克炮的性能,必须看炮弹发射的初速度,从俄罗斯、中国官方的出口坦克炮弹数字中,可以比较俄中两种坦克的炮弹初速度,下面有引述,这里要强调的是,西方、日本坦克炮的初速度,明显高于俄中坦克脱壳尾翼穿甲弹,10式坦克发射穿甲弹时,炮口看到的只有一片火光,没有弹道痕迹。

【坦克大赛我96A参赛高清照曝光】

  其次看机动性,96A在这次大赛中,表现极差。18.7hp/t的数字说明了一切。42.8吨的坦克,配备的只是800hp马力柴油机所致。理论上,当年研制96系列主战坦克的初衷,就是要全面赶超敌手的T-72系列,包括火控、机动性、防护力,这一目标显然没有达到。再为了节省费用,也不至于牺牲机动性。现代坦克战中,机动性、速度依然非常重要,没有速度,如何快速尾追?后退?快速撤离、进入战场?

  毕竟96A是中国陆军的主战坦克,依照这一次的表现,难以与韩国K1A2、10式、甚至改进之后的T-72B3M的机动性相比。

  为何不为96A安装至少1000马力的柴油机?1200马力的柴油机安装在99G上,中国坦克的柴油机技术落后,体积很大,发动机、变速器只能纵向放置,造成车体过长,这是巴基斯坦坦克换装6TD2的原因。当年研制1000马力柴油机时也碰到这一麻烦,因此如果为96A换装1000马力柴油机,车体还要加长,整体重量增加,那么干脆不如多生产99G好,这是96A不得不安装800毫米柴油机的原因。

  而90、10式坦克以50吨、44吨的重量,配备的是1500、1200马力的柴油机,30hp/t、27hp/t推力重量比。推力重量比名列西方坦克之最,最大时速70公里。富士火力演习中,两种主战坦克的速度可谓风驰电掣,攀越障碍物等指标远高于俄中主战坦克。最值得注意的是日本两种主战坦克的全轮油气压悬挂系统,可以把90、10式坦克的姿势实施高低调整,有利于山地战地形中对火炮角度的限制。这一性能,俄中坦克没有。

  发动机的可靠性在这次坦克比赛中看出一二,96A竟然熄火,俄方的判断是过热所致,的确可靠性有限,在如此低温环境中,尚且发动机过热,那么在非洲、东南亚地形的坦克战中,96A柴油机的熄火机会会更高。这一点不足为奇,因为已经听到若干新闻,巴基斯坦的T59改进型坦克也存在同样的问题。

  96A在比赛中,居然还发生了侧裙脱落、挡泥板上翻的奇怪事情,俄公开的录像上,没有坦克相撞的画面,可想而知中国坦克的生产加工质量,在国际坦克机动演示中,地形假设更为复杂,从未看到西方坦克出现这样的类似情形。

  最后是坦克的数字化能力,这方面这几年中国相当重视,出口型的VT2(96A)说明书没有明叙,但是99G的有关说明很清楚,拥有数字化的情报处理系统。至于日本的10式,拥有实施数字化网络中心战的能力,与网络连接,一辆坦克可以为其他X辆坦克传输战场情报,并且接受直升机、无人机发送的情报。这方面俄式坦克相当落后,估计数字化、网络中心战的运用,俄T-72B可能低于96A。

  从编号、演习图片看,中国陆军的96A至少装备了5、6个旅,至少1500辆,这是很大的数字,成为中国陆军的主力主战坦克。

【我军96A坦克从俄罗斯归来】

  在防护方面,96A前装甲安装了楔形装甲模块,采用了复合装甲,在车体前部、炮塔顶部安装了爆炸式反应装甲。再看重量,42.8吨,与俄T-72BV的44.5吨(T-72B3M重量大致相同)相比,重量不占优势,意味着装甲板厚度方面,T-72也许更厚,防护能力二者伯仲之间。96A的装甲模块化程度也许更高,便于战场维修、撤换。现代第三代主战坦克,尤其是日本10型主战坦克采用了大量的陶瓷复合、模块化装甲。

  96A使用一台中国产V12型800马力的水冷式柴油机,最大公路时速达到59公里,最大越野时速为35-45公里。巡航距离500公里。攀越0.8米的垂直障碍物。总重量42.8吨,动力、推力重量比(Power-to-weight radio)为18.7hp/t。这是最大的弱点,主要是降低成本,当初实际上向巴基斯坦推销了1000马力的柴油机,称作85-III,不被接受的原因是故障率高、过长。

  T-72BV使用一台1000马力的B92C2柴油机,推力重量比21.7hp/t。还有一种说法是T-72B3M换装了更强的柴油机,1130马力,推力重量比接近25hp/t。

  96A火炮的俯仰角为+12.8—-5.4度。T-72的俯仰角为-4度,这一角度的差距,分析以色列、阿拉伯坦克战历史中,有详细的说明,俄式坦克在山地战中一定吃亏,比96A表现可能更差。

  基于节约成本的考虑,96A的观瞄、火控系统使用的是稳像式,整个火控系统包括稳像式炮长瞄准器,整合了激光测距、自动目标跟踪、弹道计算机和各种传感器。但是这里的自动跟踪系统,与日本10 、90式主战坦克的全自动跟踪系统相比是有区别的。二者拥有隔代只差。96A稳像式火控系统拥有独立的瞄准线稳定装置,与火炮分离,火炮与瞄准线联动,车长首先发现目标,指示炮长,随后启动自动跟踪系统。

  而日本的90、10式主战坦克采用的是第四代的行进中目标自动跟踪火控系统,在瞄准线前端加装了一个自动跟踪线,拥有炮长自动搜索、跟踪多个目标的能力。这一系统可以促使整个火控系统从发现目标到开火的反应速度极大加快,低于6秒,比T-72、96A更快。

  在96A型坦克说明书上(出口版称作VT2)没有明确写明是否安装热像仪,早期出口巴基斯坦的96(85IIMP)型安装的是二代增像型,但是一旦需要,只要价钱不受到限制,96A安装热像仪的技术是现成的。包括99式在内的中国陆军主战坦克都是用二代热像仪。日本的10、90型和其他西方国家的三代主战坦克都采用三代热像仪。识别距离达到2500米(还有3000米之说)与二代热成像的差距至少500米,这是致命的。现代坦克战多数在夜间展开,因此,T-72B3M、96A在M1A2、10型坦克面前,会率先挨打。

  而且现代西方主战坦克都安装了炮长、射手独立的热成像观瞄系统,即使在99G上,也只发现了炮长热成像观瞄口。96A、T-72BM的观瞄口比90、10式坦克小很多,前二者视场、观瞄距离都受到限制。

  96A最大的短处是除了发动机功率有限的问题之外,中国的装甲车辆,几乎使用手动变速器,以手动液压方式操纵,坦克的增速速度相当缓慢,战场上逃逸非常不利。T-72B、96A坦克的炮塔都是液压传动的,注意观察这一次大赛中的两种坦克炮塔转动速度,明显比日本的90、10型电动式炮塔转动要慢很多,而且T-72B3M的炮塔转动存在上下不稳的状态。

【中国队获俄坦克大赛团体第三名】

  T-72B系列主战坦克

  整个T-72A的开发在80年代中期基本完成。1988年出现了全面改良型的T-72B(Obyekt 184),主要是对火控系统进行了全面改良,使其能够发射9M119炮射反装甲导弹,这样在火力上T-72开始与T64/T80U接近。自然火控系统因此必须改良,使用了1A40-1综合火控设备。也采用了稳像式,96A使用的是上反稳像式,T-72B采用的是下反稳像式。区别在于反射镜安装在瞄准镜的上面、还是下面。

  早期的T-72B采用V84-1柴油机,出力达到840马力,整个坦克还安装了227块Kantakt-1型爆炸式反应装甲。T-72B自然还存在多种变形,诸如指挥型T-72BK、T-72B1、T-72B1K。

  1989年,对T-72B再度进行了大改,称作T-72 Obr1989/T-72BM。安装了与T80U一样的kantect-5号反应装甲,在炮塔侧翼也安装了复合装甲。1990年继续在Obr1989的基础上,对T-72B再度进行了新的改良,包括换装1000马力的V92S2柴油机、横风传感器等。逐步地,T-72开始朝T90的技术方向迈进,但是90年的改良型依然称作obr 1990,在这一基础上,设计了Obyekt 188,称作T-72BU,这就是T90的雏形。随后出现了T-72BM Obyekt184M。

  在此基础上进化成T-72B3,安装了新的火控系统,配有热成像观瞄仪(应该是第二代),2013年部署第20装甲旅,俄总共改良150辆T-72B3型。这是新军事改革的一个重要不组成部分,希望以T-72B3的标准,逐步改良现役的大量T-72B,实现廉价、高质量,与T90S形成高低搭配。这一次参赛的T-72B3M主要是为比赛而设计,安装了全新的全自动传动系统、自动驾驶仪,发动机功率可能加大到1130马力。因此在加速度、启动等方面都比96A快。

【外国记者拍中国96A式坦克细节】

  俄中穿甲弹性能

  再看脱壳尾翼穿甲弹的性能。中方说明书声称125毫米尾翼脱壳穿甲弹能够穿透500毫米优质装甲,拥有II型弹改良至IIM型弹种。重量都是23公斤,初速度有所变化,II型弹初速度达到1720米/秒,IIM型弹初速度为1700米/秒。在2000米范围内的破甲厚度分别为:RHA220mm/68.5°、RHA220mm/66.4°。俄T80U使用的3BM-44M APFSDS 其初速度由3BM-44的1700米/秒提高到1750米/秒。2000米射程内的破甲厚度达到600-650毫米,条件不详。由此可见,俄式穿甲弹占有初速度的优势,至于有效射程,都达到了2000米。类似的比较仅仅停留在纸上是不那么有意义的,需要实战经验的考验。(知远/北风)

 

分享到:
(责编:邱越、闫嘉琪)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