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人士指出,这些均是部队以法治思维加强自身建设的有力体现。
管钱
军费投入须注明战斗力贡献度
10月26日,国防部网站发布消息称,经中央军委批准,全军部队全面推行军费绩效管理工作,将绩效理念贯穿于军费分配、使用、监督各个环节,规范预算编制执行,强化经费支出责任,切实落实“花钱必问效、低效必问责”要求,确保每一分军费都用在刀刃上。
消息称,今年在总部和军区层面选择训练模拟器材、医院财经管理等5大类项目进行评价试点,到2020年全面推开,构建起科学合理、配套完善的军费绩效管理制度机制。
总后勤部日前印发《关于开展事业经费绩效管理的指导意见》,细化了推进事业经费绩效管理的方法步骤:2014年开展训练模拟器材、铁路军专线大修改造、医院财经管理等绩效评价试点;2015年至2017年,按照以点带面、分步实施的办法,拓展运用绩效管理办法,进一步摸索规律,健全完善运行机制;2018年至2020年,固化试点成果,出台制度办法,严密组织实施,全面推开事业经费绩效管理。
《指导意见》指出,军费安排的每一项投入,都必须按预算项目申报绩效目标,制定具体量化的事业建设标准、技战术指标、预期成果效益、成本费用水平以及对战斗力保障力生成的贡献度等。
事业建设任务完成后,适时成立评价小组,对事业建设成果进行绩效评定打分,形成评价结论,并以适当形式予以通报和公示。对没有实现绩效目标要求、经费使用低效的单位和个人,给予通报批评并追究领导和管理责任。
三次部署全军事业经费管理
围绕事业经费管理的规定在今年频繁出台。2月,总后勤部印发通知要求总部机关加大事业经费决算管理力度。8月,部队召开全军标准经费供应管理工作会议,建立新的公务事业经费标准,覆盖团以上单位和各类人员。10月,四总部联合颁发《深入推进事业经费标准化建设总体方案》,对2020年前事业经费标准化建设的目标任务、实施步骤和落实措施作出全面部署。
根据方案,在管理标准建设方面,重点是按照节约每一个铜板的精神立规矩。方案要求,根据国家新修订的预算法,修订军队事业经费管理规定,健全完善事业经费管理办法和绩效评价指标,厘清行政消耗性开支和事业建设开支界限,明确哪些钱能花、哪些钱不能花,扎紧编牢花钱办事的制度“笼子”;强化标准执行的刚性约束,配套完善强制性、惩戒性措施,落实管理责任追究。
目前,全军部队全面推进事业经费标准化建设,加快建立全面覆盖、分级分类、动态调整,集供应、消耗、管理于一体的经费标准体系,到2020年前实现标准体系更加完善、运行机制更加科学、支撑手段更加先进的事业经费标准化建设目标。
管装备
从采买开始推行竞争采购
总装备部于9月组织召开《竞争性装备采购管理规定》和《装备价格方案评审规定》宣传贯彻会。
会议指出,要准确把握装备竞争性采购和价格工作的特点规律,从抓住竞争源头、培育竞争主体、加强监督管理、规范价格评审等方面入手,确保竞争采购和价格评审工作扎实推进。
2002年,中央军委颁布《中国人民解放军装备采购条例》。随后,总装备部陆续下发《装备采购方式与程序管理规定》等5个配套规章,开始了面向市场经济的竞争性装备采购法规体系的探索。
2006年,总装出台《陆军武器装备型号科研竞争办法》,推进装备科研订购一体化竞争采购,规定所有新上型号项目及重要分系统,必须通过竞争择优确定承研承制单位,从顶层设计上走开了科研竞争采购的路子。
据介绍,这一部《竞争性装备采购管理规定》是我军第一部规范和指导全军竞争性装备采购工作的专门规章。《装备价格方案评审规定》则在对试行规定修改完善的基础上,立足建立符合价格管理特点的评审工作机制,为高质量完成装备价格工作任务提供保障。
文化装备新标准突出野战
文化装备也需要管理。今年6月,经中央军委批准,总政治部、总后勤部修订颁发《基层部队文化装备编配标准》。
此次修订《标准》,对基层部队文化装备的种类数量、保障范围、配置方式、技术性能、使用年限、经费标准等作了新的调整规范。
《标准》本着淘汰过时的、升级落后的、补充新兴的、突出野战的原则,合理调整了基层文化装备种类数量,着眼部队实战化训练要求和官兵期盼,增加了野战影音箱、军营点歌机、电声乐器、摄像机、照相机、编辑机等新型装备。
随着新《标准》执行,全军文化装备年度标准经费将比现行标准平均提高1倍多。
在文化装备的管理方面,10月,总政治部、总后勤部又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部队文化装备管理的通知》,要求全军每3年、军区级单位每2年、军以下部队每年对文化装备使用管理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