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下午5时,一场特殊的400米“障碍训练”,在驻守于某海岛的济南军区某海防团炮兵一营坑道内进行。仅能容纳两人并排通过的低矮坑道内,7名全副武装的战士鱼贯而行,时而快速奔跑,时而拐弯穿越低矮的道门,最终以2分25秒的整体成绩到达火炮阵地。
营长刘龙锐告诉记者,岛上平坦地段较少,没有专门的体能训练场地,大家就充分利用岛上的地势地貌,结合日常战备执勤,把坑道阵地、炮位战位打造成了一个个“袖珍体能训练场”。
走进炮兵二连阵地,只见在一处狭窄坑道内,官兵们借势安装了吊杆、杠铃等训练器材,可以进行举重、单双杠、仰卧起坐等基础体能训练。一处约85米长的坑道,是战士们进行短跑训练的地方,被大家亲切称为“85米黄金赛道”。
连长倪玉恒介绍说:“千万别小看这条‘85米黄金赛道’,它不仅能提高战士们身体素质,还能强化大家的阵地意识。”
海岛上有一条“369”山路,因有369级陡峭的台阶而得名。它是炮兵三连从营区到阵地的最近路线,连队就把这条路当成自己的天然训练场,利用往返阵地的时机,组织官兵每天翻越3个来回,既节约了抵达阵地的时间,又锻炼了官兵的体能,可谓“一举两得”。
艰苦的训练环境,磨砺了官兵不畏艰险、敢于挑战的意志品质,锻造了一大批精武人才。
驻地有一处长400米,坡度达25度的斜坡,船运大队四中队副教导员刘瑞栋坚持每天跑完五公里后再冲10次坡。辛勤的汗水换来硕果累累,他先后在省军区以上组织的比武中取得8项第一,被济南军区表彰为“强军精武标兵”,去年被四总部表彰为“全军爱军精武标兵”。
“训练必须实打实,体能训练也必须与实战对接。”年初以来,海防团着眼实战需要探索综合体能训练,将走、跑、跳、爬、涉、钻等内容灵活组合;结合多个技能课目训练,将力量、速度、耐力、爆发力和协调性等有机结合,把体能训练进一步推向野外、推向战场。
10月27日,记者目睹了一场环岛30公里综合训练。只见全副武装的官兵,背负20公斤重背囊,穿山林、涉水沟、爬陡坡……全部课目按照实战化要求,最大限度地考验了官兵的体能极限。中士班长陈永贵告诉记者:“这样的训练,才有打仗的味道。”
山东省军区领导介绍,这种紧贴海岛部队实际,围绕能打仗、打胜仗的要求组织体能训练的方式,有效提高了官兵体能对战场的适应能力。据悉,在前不久的军事训练一级单位考核中,省军区所属团队的基础体能课目考核,优秀率达到90%以上。
左图:海岛战士翻越“369”山路。 于 杰 摄
(来源:解放军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