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军事

锻造强军英才

——指挥学院聚集实战推进教育转型纪实

2014年12月01日16:11    来源:人民网-军事频道    手机看新闻
参观见学
参观见学

每一场孕育创新的变革,无不是对历史的凝视与反思,无不是对现实的甄别与取舍。

当创新成为军事教育时代主题,能力成为最根本培养目标,教育创新的切入点在哪里?提升教研队伍素质的突破口在哪里?更新教学内容的驱动力在哪里?学员自主学习的抓手在哪里?

为贯彻习主席强军目标重大战略思想,推进教育向实战聚集、向部队靠拢,指挥学院紧紧围绕培养能打仗打胜仗的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这一目标,以创新谋展,9个重点实验室相继开发运用,3个二级学科、12个三级学科纳入中国军事科学体系,120项科研成果获全国、全军和武警部队奖励……

创新,不仅让一个个问题迎刃而解,而且为院校全面发展和指挥人才培养,造就了新的高度。

按任职需求牵引重构课程体系——

搞好顶层设计,优化教学内容

2002年底,中央军委审时度势,发出了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号召。这标志着中国军队拉开了一场伟大变革的序幕,开始进入军队建设整体转型的轨道。

随后,一个全新的课题摆到指挥学院党委面前,学院由学历教育向任职教育转型。转型必然会带来“阵痛”,学院党委迎难而上,对教学模式进行大刀阔斧地调整改革,一批基础课教员转岗或转业,一些部、系和教研室合并精简,构建起了任职教育的雏形。

首批任职教育学员走上了工作岗位。教育效果如何,岗位是最好的“试金石”。然而,毕业学员任职能力问卷调查结果让满怀信心的院党委“一班人”心凉了半截。学院的高才生,走上工作岗位却变成了“低能儿”。甚至有学员反映,指挥学院有很多教学内容“够不着、推不倒、用不上”:够不着是说“高”了,推不倒是说都“对”,用不上是说远离部队的迫切需要。有些学员说得更尖刻:“回部队要想用得上,非得把一些教员教的东西忘光才行!”看到这一结果,许多人迷茫了。教育转型,似乎驶上了一个十字路口,何去何从?一时没人能给出答案。

为查明原因,学院成立了由专家教授组成的调研组,兵分3路,带着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课程内容等深入一线部队调研。通过认真调研,问题很快水落石出。对部队实际情况了解不够,对人才岗位需求把握不准,对作战训练改革跟踪不紧,教学内容与部队实际脱节,“训非所需,学非所用”是问题的关键。这件事让学院党委清醒地认识到:转型不是教学内容的简单修补、教学方法的简单改变,而是办学理念、教学体系等全方位的转变。

旧的观念不打破,思维就只能沿着老路走。为大力解决这一问题,学院着眼部队形势任务、着眼任职岗位需求、着眼学员实际水平,按照“重大理论研究成果及时进入教材、部队建设和遂行任务中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及时进入专题、训练改革成果及时进入课堂、高科技信息知识及时融入课程、上级首长的重要指示精神及时进入教案”的要求,根据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目标模型对学员知识能力素质的需求,搞好任职教育顶层设计,优化教学内容。

为实现课堂与战场、理论与实践的对接,学院及时将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军队党的建设意见、建设现代化武警、新疆7?5事件案例研究、应对灾害性公共危机事件、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任务等上级首长的重要指示精神、武警部队重大理论研究成果、部队建设和遂行任务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研究纳入教学。3年来,先后开设60多个专题,每年更新教学内容幅度达30%。从“我有什么就授什么”到“处突维稳需要什么就教什么”,教学体系一次次创新,课程结构一次次优化,全新“知识链”,正深刻改变着武警部队中级指挥员知识结构和素质能力。

从“以教为主”转变到“以学为主”——

授课接近实战,课堂接轨战场

不见硝烟起,犹闻炮声隆。隆冬时节,刚刚从盘山演习归来的师生,再次同机关干部混合编组,开展网上处置社会安全事件对抗演习。

担任这次演习总导演的院长肖凤合介绍说,向任职教育转型后,学院教学模式逐渐向部队化、基地化的方向转变,课堂离战场越来越近,硝烟味越来越浓,类似这样的实践课占到课程总量的60%。

为真正实现由学历、学科式教育向岗位任职教育的转型,学院把任职能力评价作为教学质量评价中最重要的指标,摒弃“重传承、轻创新,重灌输、轻启发,重诠释、轻探究”的教育模式,从“以教为主”转变到“以学为主”,实现从“重教”向“重导”的转型。

“教员哪怕只讲半小时,哪怕给我们一个火花、一个光亮也好!”当年,一位学员听了教员两小时的课,自己关心的问题还是一头雾水,不禁叹息。如今,指挥学员的教员在讲台上不再口若悬河唱“独角戏”,而是更多加强与学员的互动,扮好主持人的角色,启发学员思考。在案例教学,学员在讨论中出现了“抢话筒”争着发言的现象。课程结束了,还追着教员“谈想法”,感到意犹未尽。在“指挥员怎样面对媒体”情景模拟教学,教员把中央媒体记者请到课堂,扮演世界各大通讯社记者,向学员提出130多个问题,68名学员轮番扮演“军事新闻发言人”,课堂上出现了唇枪舌剑的“火爆场面”。从2007年开始,这样逐渐成为指挥学院教学的常态。

为打破以往“我写你记,我讲你听”的传统教学模式,学院以学员能力跃升为核心,想定教学、案例教学、综合演练、情景模拟等崭新教学手段纷纷亮相,有效调动了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了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战水平。从“以教为主”转变到“以学为主”,实现了从“重教”向“重导”的转型。

近年来,该校中培学员,有26人被评为“中国武警十大忠诚卫士”,73人荣立二等功以上奖励,1400多人被评为各级各类典型、标兵或受到总队(师)以上表彰。这是学院在改革和转型中交出的一份答卷。

磨砺真功教员不当“洪教头”——

拒绝“花拳绣腿”,锻造名师方阵

2014年9月,一批从新疆、西藏等一线部队代职归来的教员重新走上讲台,详实的资料、逼真的处突战法讲解,赢得了学员们热烈的掌声。熟悉部队、了解作战,已成了指挥学院教员走上讲台的必备法宝。学院政委许世宏说:“军事教育转型,要求教员必须有真功夫。教员不能当《水浒传》中的洪教头,连唤几个‘来来来’,最后被人一拳打倒。”

为形成综合培养锻炼体系,近两年来,学院遴选2名教员到博士后流动站工作,与国防大学、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等15所军地院校建立协作关系,选派308名教员攻读硕士、博士学位,148名教员分期分批赴执勤、处突、反恐一线进行蹲点式、专题式调研,逐步形成了攻读学位、送学培训、短期轮训、在职自学和到部队任职代职、蹲点调研等综合培养锻炼体系。

国防大学战略教研部教授徐焰来了,国防大学马列教研室教授黄书进、张彬来了,著名军旅文学评论家朱向前、国家一级作家王树增来了、解放军后勤指挥学院心理学副教授左月燃来了……一个个全军知名的学者、专家成了指挥学院的客座教授,在学院承办的“中国武警大讲堂”开讲。“不为我所有,但为我所用”,这是学院为盘活教育资源,提高教学水平采取的举措之一。

为加强师资力量建设,学院制定了《2011前学院人才建设规划》,启动引智工程。近两年来,调入博士、硕士34人,从基层部队34名推荐对象中遴选了5名教官,从国防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南开大学等知名院校聘请20名外聘教授,逐步形成了教授型、教官型、外聘型“三位一体”为主的教研队伍。

变“伯乐相马”为“制度选马”、“擂台赛马”。2014年,一场为期两个月、全体教员参与的“优质课”教学竞赛,引起了全院教职员工的关注。大赛不分年龄、不论资历,通过推荐赛和自荐赛两种形式,孰优孰劣,擂台上见高低。经过激烈角逐,最后30名教员进入了决赛。为确保竞赛的公平公正,决赛邀请了军内知名专家和在校学员任评委,采用无线评分系统现场打分,让获奖者名至实归,让一批能力强、教学水平高的中青年教员脱颖而出。

百舸争流,千帆竞渡。优良的工作环境,变成了成就事业的舞台。学院先后有42名教员获全军育才奖金奖、银奖,1人入选全军首批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工程培养对象,1人获武警部队首届名师第一名,7名科技干部入选武警部队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库,11名专家享受国家特殊津贴。(文/贾国祥 刘业国 图/王彦军)

下一页
分享到:
(责编:邱越、闫嘉琪)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