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8月28日,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在华盛顿林肯纪念堂发表著名演说《我有一个梦想》,如同举起一面旗帜,鼓舞着人们追求一个“不以肤色而以品格来评价他们的国度”。
然而,持续发酵的弗格森案,再次给怀有这一梦想的人们泼上一盆冷水。
表面上看,美国是一个自由竞争的国家,给每一个人提供平等竞争的机会,但在现实百态中,束缚少数族裔获得平等权利的无形鸿沟却始终难以弥合。
从1992年的洛杉矶种族骚乱,到如今蔓延至百多个城市、几近失控的弗格森怒火,相似的剧情总在不断上演:非洲裔年轻人总是被警察搜身、侮辱、殴打甚至枪杀。NBA球星科比·布莱恩特在弗格森案引发骚乱后,在其“推特”个人网页批评美国的法律体系,称其戴着法律面具,放任非洲裔青年被杀。
从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县大陪审团11月24日决定对今年8月枪杀非洲裔青年布朗的白人警察免于起诉开始,愤怒的美国民众在过去的一周里掀起了一波高过一波的抗议浪潮,抗议种族歧视、抗议司法不公、抗议警察暴力……从华盛顿到芝加哥、从洛杉矶到纽约,全美超过100个城市爆发民众抗议示威,成为数十年来美国最大的抗议活动之一。
弗格森事件爆发后,美国民调机构皮尤研究中心的调查显示,白人和非洲裔美国人之间本就巨大的收入差距,在过去几年中还在不断加大。美国非洲裔的贫困率是白人的3倍,大多数非洲裔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而据从1969年起就进行种族歧视民意调查的哈里斯民意调查公司数据显示,2014年,85%的非洲裔受访者认为遭到警察的歧视,而即便在上世纪60年代,这一比例也只是76%。非洲裔美国人在街道上受检查的频率比白人高得多,他们被捕和坐牢的比率也大大高于白人。
那些高呼民主自由的政客们,在弗格森案引发巨大的民愤面前异常缄默。截至27日,只有总统奥巴马发表过不痛不痒的声明,2016年总统选举的潜在候选人,希拉里·克林顿、杰布·布什、马尔科·鲁比奥等均对此事保持沉默。谨言慎行的政要担心在种族矛盾等敏感议题上说错话,被对手抓住把柄,变成选举路上的“绊脚石”。
在马丁·路德·金的呼吁下,美国国会在1964年被迫通过《民权法案》,宣布种族隔离和歧视政策为非法政策,给黑人以平等的权利。但不时出现的弗格森类事件,却一再暴露出种族歧视和针对少数族裔的司法不公依然是美国社会根深蒂固的顽疾。在贫富悬殊、肤色歧视、司法不公的现实映照中,马丁·路德·金所追求的“平等美国”,仍然只能是一个遥远的美梦。
(新华社北京11月30日电 记者李洁)
(来源:解放军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