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军事

中国研新一代航空弹射救生技术 与国外差距仍很大【2】

2014年12月24日09:41    来源:中国航空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 弹射救生——在蓝天绽放中航工业试飞中心

飞行试验为弹射救生技术把关

伴随弹射座椅技术的发展,在我国,由中航工业试飞中心承担的弹射救生技术的研究和验证工作也得到快速发展。20世纪60年代至今,试飞中心在弹射试飞技术方面先后经历了地面弹射、火箭滑车和空中弹射的发展过程。飞行试验的高度、速度及状态也经历了从低到高、从慢到快,从平飞到简单机动,再到复杂机动的发展。

第一,地面弹射试飞技术。1964年,试飞中心正式展开飞机高空设备和防护救生飞行试验研究。当年,经试飞中心航空救生系统组全面调试验收后,我国首个大型立式弹射台正式交付使用,为航空救生系统的试验研究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因为进行一次弹射试验所需经费较大,为得到可靠的救生系统有关数据。1965年,试飞中心创造性提出使用弹射试验遥测记录系统,这是我国第一代弹射试验遥测系统。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这一技术还一直被沿用。

第二,火箭滑车试飞技术。1969年,试飞中心组织某型火箭弹射座椅的性能弹射试验,包括零高度、零速度地面弹射试验,低、中速火箭滑车弹射试验及空中弹射试验等。仅用3个月的时间完成了低、中速火箭滑车弹射试验,又生产了高速火箭滑车,为国家节约了大量经费,为我国随后研制火箭滑车提供了宝贵的经验。1972年组织的第二阶段空中弹射试验,主要解决了我国弹射救生系统零高度、小速度下的飞行员安全救生问题。

第三,空中弹射试飞技术。1968年,试飞中心组织人力物力致力于研究空中弹射试验机,全面推进航空弹射救生系统研制,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该机圆满完成了数十项弹射救生系统的定型和预研课题任务。1981年,在地面滑跑状态下进行弹射试验的成功扩大了弹射试验机的使用范围。1973年,首次结合火箭弹射座椅定型,进行的空中真人弹射试验成功,为我国弹射救生系统的研制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弹射救生技术跻身世界强国之列

航空救生技术是飞机上最为复杂的协同体系之一,世界航空大国对发展航空救生技术高度重视。美国1983年将飞行器的乘员安全救生技术确定为对未来军用飞机产生重大影响的17项关键技术之一。我国也将防护救生系统列为重点军用航空机载设备发展项目之一。

1998年,某型机作机动飞行时失去控制,飞机距地面仅300米,速度600千米/时,并以40度的俯冲角加40度侧滑角快速下沉。在此紧急情况下,飞行员果断拉动弹射手柄,座椅弹射成功,飞行员未受任何损伤。1999年,某型机作编队飞行训练时,飞机未能正常起飞,以大速度冲出跑道末端,撞在拦阻网的固定杆上,飞机出现右滚,飞行员果断启动弹射程序,双座弹射均获成功,验证了一机双椅双弹技术的成熟。

2000年,采用多项新技术的某型机弹射座椅首弹成功。2001年,在火箭弹射座椅定型试验中,试飞中心首次在弹射试验机上进行了多项不利飞行状态下的座椅空中弹射试验,这是我国第一次进行机动状态和高速状态下的座椅弹射试飞。该试验的成功,使我国的飞行弹射试验技术上了一个新台阶,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该技术创新荣获国防科技技术二等奖。

某型火箭弹射座椅采用了国内首次研制的多项新技术和部件,特别是采用电子式程控器,提高低空低速不利姿态的救生性能;其改型火箭弹射座椅的双座救生性能已具有国外现役装备中的先进的第三代弹射座椅水平,我国弹射试验技术也趋于成熟。正是这种卓越的性能和它所创造的瞬间奇迹,奠定了我国航空救生技术的强国地位。目前,以弹射座椅为核心,我国已形成包括弹射座椅、伞系统、个体防护装备、供氧系统和救生物品等系列航空救生装备在内的科研、生产、试验一体化的科研生产体系,基本满足了飞行员海上、寒区、沙漠、丛林、高原安全救生的需求。

上一页下一页
分享到:
(责编:赵煜(实习生)、闫嘉琪)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