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大洋,战斗在没有硝烟的战场

张晓祺 花 晓

2015年04月26日04:04  来源:中国军网
 
原标题:跨越大洋,战斗在没有硝烟的战场

  4月12日,首都北京,春风和煦。

  庄严的军礼辉映着凯旋的自豪——这一天,我军第二批援利医疗队和第三批援塞医疗队队员,结束为期21天的医学观察后全部归建。

  阳光下,第三批援塞医疗队队长段惠娟眼角闪动着泪花:“能够像白求恩一样不远万里救死扶伤,这是我和战友最为珍贵的人生经历!”

  这是书写在军史上的闪光一笔——我军卫勤力量首次成建制独立遂行海外重大疫情防控任务,为世界有效控制埃博拉疫情作出了贡献。

  这是温暖无数心灵的感人一幕——我军援非医疗队在国际舞台展示了“疫控铁军”的靓丽风采,获得“感动中国2014年度人物评选”特别致敬。

  让世界点赞的中国担当——

  大勇大义直面生死考验

  这是一封特殊的战地家书。

  “亲爱的,面对凶险莫测的病毒,什么事都可能发生。万一不能陪你走完今生,请不要难过,把孩子带好,重新组建一个幸福的家庭……”

  谈起战友写下的这份遗书,首批援利医疗队护理组组长宋彩萍几度哽咽。“没有战火,却可能随时倒下。”在她的记忆中,征战西非的日日夜夜是那样的刻骨铭心,“我们面对的是一场突如其来的战斗,战友们都做了最坏打算。”

  埃博拉,原本是西非一条美丽河流的名字,如今却成为一种“超级病毒”的代名词。

  这种病毒非常可怕——目前尚不知发病机理,没有治疗药物,病毒等级比非典还高,是迄今为止人类发现的传染病中等级最高的病毒。

  “犹如黑暗中行走在悬崖边缘。”提及这种可怕的病毒,首批援利医疗队首席医疗官毛青如此形容,“防控中任何一个细小的失误,都可能是致命的。”

  “惊心动魄寻常事,生死只在一瞬间。”第三批援塞医疗队员刘利敏在日记中如此描述,“与死神争夺生命的较量,每天都发生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看似平静的病房却危险重重……”

  2014年5月,这种凶残的病毒悄无声息地潜入西非。所到之处,一条又一条鲜活的生命惨遭吞噬,一个又一个无辜的家庭支离破碎。

  塞拉利昂告急!利比里亚告急!肆虐的病毒不仅给西非多国上空笼罩上一层阴霾,也牵动了全世界的心弦。

  病毒不分国界,是人类的共同威胁。这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这是一次与时间的赛跑,这更是一次向死神的宣战!危难之际,中国挺身而出,中国军医受命出征——

  遵照中央军委命令,解放军总医院、302医院、第二军医大学、第三军医大学、第四军医大学和沈阳军区、北京军区、成都军区先后抽组6批医疗队,分赴塞拉利昂、利比里亚疫区一线,展开一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军卫生战线最大规模的援外行动。

  救人!救人!生命的呼唤,就是进军的命令。一声令下动若风发,危急时刻彰显军人本色——

  在全国最大、全军唯一的三级甲等传染病医院——302医院,两小时完成人员抽组,72小时完成方案制订和人员培训。4天后,由该院独立抽组的我军首批援塞医疗队紧急出征。

  在利比里亚,一所100张床位的埃博拉诊疗中心在一个月内建成,160余名经验丰富的我军医疗队员紧急投入战斗。

  这是一组赢得世界点赞的纪录:西非埃博拉疫情爆发后,中国第一时间宣布援助举措,第一个向疫区派出医疗队,第一个用专机运送医疗防护物资……

  利比里亚总统约翰逊·瑟利夫称赞:“中方带动了各方对疫区国家的援助,引领了国际社会援非抗疫行动。”

  塞拉利昂总统科罗马认为:“中国对塞拉利昂的支持力度是最大的,中国的援助是迅速的、全方位的、不断持续的。”

  临危受命赴戎机,特殊战场建功勋。中国军医的大勇大义,展示了一个东方大国的责任担当,赢得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赞誉。

  让世界刮目的中国标准——

  大医大德点燃生命之火

  这是惊人相似的一幕。

  12年前,在抗击非典的小汤山医院,我军医务工作者创造了两项奇迹——该型传染病世界最低病死率,千余医护人员无一感染。

  12年后,在抗击埃博拉的异国他乡,我军援非医疗队员再次创造让世界刮目的纪录——在派出援非医疗队的国家中,中国是唯一一个没有出现感染病例的国家。

  创造这样的纪录绝非偶然。对方案严谨设计、对细节锱铢必较、对管理严上加严……精益求精的标准,贯穿在中国军医创造纪录的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瞬间。

  王英,我军首批援利医疗队队员。在国内,他是医学博士、教研室主任。来到利比里亚,他却变成了医疗垃圾“清洁工”。

  医疗垃圾具有高度传染性,大部分需要焚烧。王英每天穿着防护服,全副武装“收垃圾”,每个细微的动作都有着近乎严苛的标准。每次从污染区出来,他的防护服里能倒出一杯汗水。

  西非埃博拉疫区汇集着来自英国、美国、南非、加拿大等国家和组织的多支医疗救援力量。为赢得这场“国际大考”,我军医疗队起草了68类243条埃博拉收治规章制度,研究制订了一整套符合当地实际的疫情防控规范流程。

  “把各种风险预想得细些再细些,把治疗标准定得严些再严些。”我军首批援塞医疗队队长李进说,“我们抵御病毒的基本武器是:口罩、帽子、护目镜、防护服、防水隔离衣、三层手套、四层鞋套、面屏……穿脱36道程序,每一次进出病房都要当作第一次对待!”

  这是3棵象征健康的橄榄树,由我军首批援利医疗队员和3名获得新生的埃博拉患者一起种下。这3名患者,是我军援非抗埃医疗队首批治愈的埃博拉确诊患者。

  “敬礼!”离别之际,名叫罗伯特的7岁小男孩情不自禁抬起右手,向送别他的叔叔阿姨敬了一个军礼。

  在罗伯特心中,这个军人的标志性动作,最能表达他对救命恩人的谢意和敬意。那一刻,医疗队员们的眼眶红了,这是他们向疫魔宣战以来打赢的第一仗。

  成功治愈埃博拉患者,精确的病毒检测是关键一环。据307医院副院长、援塞移动实验室检测队副队长程云松介绍,中国的检测准确率和报送速度始终位居驻塞13家国际实验室前列,在世界卫生组织的两次考核中,检测准确率均为100%。

  数字是枯燥的,但最具说服力。日均收治病人最多、住院病人最多、患者24小时确诊率最高、埃博拉患者治愈率最高……我军援非医疗队以中国标准创造着一个个救治纪录。

  截至目前,我军援非医疗队共接诊埃博拉患者938例,治愈出院25例,继续保持着医务人员自身“零感染”和住院患者“零交叉感染”两项纪录。

  世界卫生组织医疗援助协调组组长维拉曼斯林感叹:“我非常高兴能与中国医疗队并肩工作,中国军医的高标准让人钦佩!”

  让世界称颂的中国精神——

  大仁大爱守望至善至美

  埃博拉隔开了人与人的距离,但无法阻隔心与心的融合。

  雅尤玛是个9岁女孩,她刚刚失去相依为命的母亲,又被病魔推到死亡线上。幸运的是,这位“埃博拉孤儿”遇到了一位中国妈妈。

  高烧、呕吐、腹泻、大小便失禁……小姑娘虚弱无力地蜷缩在病床上,一双无助的大眼睛,流露出恐慌、迷茫的眼神。第二批援塞医疗队护理组组长黄顺的心,被深深刺痛了。

  测量体温、按时喂药、补充水分……黄顺带领她的护理团队,精心照顾雅尤玛。爱是战胜病魔的良药,奇迹出现了,雅尤玛的病情逐步得到缓解。

  “黄妈妈!黄妈妈!”雅尤玛康复出院时,用中文喊出内心深处最亲的称呼。黄顺流泪了,俯身抱起雅尤玛,两张不同肤色的脸紧紧贴在了一起。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在我军援非医疗队抗击埃博拉疫情的特殊战场上,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

  36岁的克里斯丁是利比里亚乒坛名将,13岁就夺得了全国冠军。不幸感染埃博拉病毒后,她的精神大厦轰然倒塌,一度拒绝治疗。首批援利医疗队心理专家每天都会来到病床前,悉心化解她紧张不安的情绪,鼓励她积极配合治疗,帮助她最终战胜了疫魔。

  “给你们拜年了!我来给你们当助手!”羊年新春佳节到来时,克里斯丁回到医疗队,申请留到这里当志愿者,“我想用自身经历鼓舞我的同胞,任何时候都永不放弃,永不绝望!”

  征战西非抗击埃博拉的日日夜夜,我军很多医疗队员还承担了一项兼职工作——培训当地医护人员。塞拉利昂和利比里亚公共医疗资源匮乏,我军医疗队先后为当地培训了3000余名医护人员,留下了一支“不走的传染病防治队”。

  3月19日,我军第二批援利医疗队和第三批援塞医疗队即将启程回国,曾得到救治的埃博拉康复者,从四面八方自发赶来,与中国恩人道别。

  埃博拉康复者赛杜在感谢信中写道:“我代表埃博拉康复者,感谢上帝为我们创造了在这里相聚的美好时刻。中国医疗队的专家拯救了我们的同胞,我们从心底感谢你们……”

  跨越万里去征战,舍生忘死勇担当。历史将永远铭记,我军援非医疗队征战西非抗击埃博拉的日日夜夜——

  他们是身经百战的英雄群体,他们不愧是守护生命的苍生大医,他们用行动讲述的“中国故事”,将流传在非洲大地……

(来源:中国军网)

图片聚焦

视频新闻

  1. 2020奔跑瞬间盘点,哪个触动了你?
  2. 8848.86米!致敬攀登高峰的中国人
  3. 旅客心脏不适 乘务员跪地40分钟守护

热点排行

  1. 为民族复兴创造良好人口环境(人民时评)
  2. 中共辽宁省委组织部公告
  3.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
  4. 全国政协委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
  5. 黄坤明在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评审工作会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