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则得 多则惑

李永胜

2015年05月12日06:19  来源:解放军报
 
原标题:少则得 多则惑

  为使后人能成才、早成才、成大才,先哲们开出“勤”和“苦”的良方,“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等警世名言,对许多人起到了激励和引导作用。“少则得,多则惑”亦警示后人,做事不要好高骛远、贪大求全;不要想入非非,脱离实际;不要心浮气躁,朝三暮四。

  少则得,多得惑,意为注意把握宏观。宏观是万物共同具备的内涵,老子称之为“一”;如不能从纷杂的万事万物中把握宏观,则是“多”,就会惑然不知所归而患无穷。老子说:“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自古以来,有道的人——圣人,必是“抱一为天下式”,确然而不可拔,固守原则以自处。

  现实中也有人主张:“好东西不嫌多,多多益善。”其实,这种看法未必全面、辩证、客观。有句俗话说得好:“贪多嚼不烂。”纵然全是“好东西”,倘若将肚皮塞得太满,也会消化不良。据说,有个探险队到了北极,大吃营养丰富的熊肝,结果发生了维生素A中毒,个个头晕腹泻。可见,吃好东西超过了限度,也会走向反面,正所谓“欲速则不达”。

  认识多与少的辩证法并不难,但真要做到却很不容易。就读书而言,不少名家都主张“少而精”。新中国的开国将军王震,毕生研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共通读了8遍。大量事实表明,少即是多,专注才能精进,不仅读书如此,许多事物概莫能外。

  心专才能绣得花,心静方能理得麻。在物欲横流、五光十色的当下,索取少或许能得到更多,索取多则反而导致自身的混乱迷惑。家有房屋千间,夜眠不过八尺;家有良田千顷,日食不过三餐。保持思想纯洁、信念纯正,才不会被杂念私欲所惑。干好工作、成就事业,关键是要去除浮躁之心,专心致志,静心探索,知行合一,久久为功。许多事例说明,浮躁和浅薄都不能成就事业;唯有真正懂得“少则得,多则惑”的道理,并自觉运用于工作实践,少一分贪婪、多一分从容,懂得正确选择、学会适时放弃,“知多”而“守少”,才能走得更稳、更远,更容易接近和实现人生目标。

(来源:解放军报)

图片聚焦

视频新闻

  1. 2020奔跑瞬间盘点,哪个触动了你?
  2. 8848.86米!致敬攀登高峰的中国人
  3. 旅客心脏不适 乘务员跪地40分钟守护

热点排行

  1. 为民族复兴创造良好人口环境(人民时评)
  2.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
  3. 中共辽宁省委组织部公告
  4. 在新长征路上大力弘扬伟大长征精神
  5. 全国政协委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