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埃队员。赵佳庆摄
近日,沈阳军区领导机关组织“新一代革命军人样子”大讨论,恰逢抗埃官兵凯旋不久。他们决定:围绕抗埃官兵事迹展开讨论。
“去年深秋,军区接到24小时内组织51名军人护士赴利比里亚抗击埃博拉的命令。当时恰逢国庆长假,不少人担心,这么短时间能不能完成任务?结果,大家不仅踊跃报名,还提前几个小时集结完毕。”讨论现场,第463医院政委姜勇感慨地说。
埃博拉病毒的致死率和感染率都非常高。“不少抗埃官兵写好了遗书,或向亲人交代了后事,齐刷刷奔赴抗埃一线。”姜政委动情地说,为了准时集结,正在海岛巡诊的护士长李宁当晚就下岛,没有航渡班船,她花高价雇了一条船,准时报到。
“什么是新一代革命军人的好样子?面对党和祖国的召唤,闻令而动,慷慨赴战,这就是军人好样子。”司令部军务部副部长戴兵激动地说,忠诚从来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具体的行动。抗埃官兵的感人事迹告诉我们,军人好样子首先就是听党话、跟党走。
在利比里亚,看到中国医疗队员那种舍生忘死的拼搏精神,许多国外护工都问她们:“你们这么拼命,是不是因为报酬高?”护士长宋笑梅这样回答:“如果为了钱,给再多我们也不会来。”
作为抗埃医疗队队长,军区总医院护理部助理张怡对此感触颇深:身处异国对抗病魔,所有队员都深深读懂了军魂的内涵——在小家与大家的选择面前,在生命与使命的抉择面前,身份只有一个,那就是军人;选择只有一个,那就是忠诚。
医疗队中最年轻的队员、“90后”护士文雯,由于表现突出,在异国火线入党,面对党旗庄严宣誓……
世界卫生组织明确,阻隔埃博拉病毒传播的距离底线是1.5米,但抗埃队员要最大限度地救治病人,90%以上的项目都会突破1.5米,她们创造出“四勤、三好、二不、一少”等一整套有效减少感染渠道的小招法;针对严密防护下的护理操作难点,她们研究出“精准静脉穿刺技术”“烈性传染病患儿输液技术”等5套技术操作规范。据统计,他们累计接诊患者177例,成功救治确诊患者3例,治愈率达60%,且无一人感染,创造了人类抗击埃博拉病毒史的奇迹。
“抗埃队员做到了零感染,我们能不能在工作中做到零失误、零差错?”讨论不断升温,道理越辩越明,大家很快把焦点聚焦到能打胜仗上。装备部直属工作部副部长马昭平一番话说到了大家心坎上:不精剑术,怎敢亮剑?没有底气,何谈血性?抗埃队员们在特殊战场上打赢了一场硬仗。她们的事迹启示我们,只有将讲忠诚与有本事紧密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展示新一代革命军人的好样子。
军区政治部政研办主任杨建军激动地说:“血性是革命军人在血与火、生与死、惊与险的锤炼中构筑起来的,是支撑军人的脊梁,更是指向胜利的刀锋。抗埃医疗队叫得最响的一句口号是——血性才是杀手锏。她们心里也怕过,但从来没退却过,我们要以她们为榜样,当有血性的革命军人。”
在讨论中对照学习反思,在讨论中找准实践方向,如何树立新一代革命军人好样子的答案也越来越清晰。许多机关干部表示,要像抗埃勇士一样,对党忠诚、善谋打仗、能打胜仗。第二天一大早,军区机关10多名将校军官分头深入基层演训场,将学习讨论成果带给基层,鼓励官兵锤炼过硬本领,树起新一代革命军人好样子。
(来源:解放军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