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端午从“舌尖”重归心灵

黄 旭

2015年06月18日04:07  来源:解放军报
 
原标题:让端午从“舌尖”重归心灵

  端午临近,又是一个粽叶飘香的时节。

  每到农历五月初五,人们享受着小长假带来的休闲时光,品尝着各色粽子带来的“舌尖”美味,体验着龙舟竞渡带来的欢快。那个两千多年前,行走在汨罗江畔、满怀着爱国忧民的诗人的身影,似乎已湮没在记忆的角落,很少被人们提起。

  据南朝吴均《续齐谐记》所载:“屈原以五月五日投汨罗而死,楚人哀之,每于此日,以竹筒贮米祭之。”唐代文秀亦有诗证: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择日以纪念爱国者屈原,这便是端午的发端。端午之所以能涉越千年史河,传承至今,并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因为其丰富多彩的民俗民风,更重要的是蕴于其中的民族精神和文化内涵,尤其是在屈原身上所折射出的心系黎民、体恤苍生的情怀和刚正不阿、廉洁无私的品德。

  屈原所以被纪念,源于其精神,品鉴辞赋诗篇,可见思想内核。“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诗人的喟叹,穿越时空,至今仍散发着叩问心灵的力量。诗人身上具有的执着和坚守,依然是我们需要用心守卫的精神高地。诚如闻一多先生所言:“最使屈原成为人民热爱与崇敬的对象,是他的行义,不是他的文采。”其爱国忧民的大义和不妖不染的风骨,值得后人引以为榜样。弘扬先贤高风,传承民族精神,笔者以为,这是端午作为节日存在的根本,也是端午之于时代的意义。

  人是要培塑点精神的。这精神来自于父母耳提面命、苦口婆心的教育,来自于师长传道授业、释惑解疑的引导,更来自于对民族厚重历史的判断和理解,对优良传统的尊重和传承。常言道,时光如水,周而复始的光阴轮回,既可如大浪淘沙一般,洗去糟粕,积淀精华;同样也可以像惊涛拍岸一般,冲刷记忆,淡忘传统。对我们来说,要当的显然是“吹尽黄沙始到金”的坚守者,切不可做“当时只道是寻常”的糊涂人。要让中华民族自古沿今的精神脉络继续延展,一代代丰饶我们的内心情感和认知价值。

  “粽叶香飘十里,对酒携樽俎。”这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对端午热闹景象的阐发。那么,且让我们在“龙舟争渡,助威呐喊”之余,也同过往一样,抽出点时间,“凭吊祭江诵君赋”吧。让端午的味道从舌尖慢慢蔓延至心里,沁润我们的精神和灵魂。

(来源:解放军报)

图片聚焦

视频新闻

  1. 2020奔跑瞬间盘点,哪个触动了你?
  2. 8848.86米!致敬攀登高峰的中国人
  3. 旅客心脏不适 乘务员跪地40分钟守护

热点排行

  1. 东京奥运会今日看点:中国队向女子蹦床金…
  2. 初心砥柱天地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3.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发布一批干部任前…
  4. 重庆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
  5. “祝融号”火星车累计行驶708米!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