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军事

军校里充满“硝烟味”(强军路上)

郭凯 刘亮亮
2015年08月02日02:46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空军指挥学院全院所有官兵身着迷彩服、脚蹬作战靴,从上到下全副武装。“你在哪个指挥所?”“你扮演的是什么角色?”“这个新战法你觉得如何?”……有关演习和作战的话题成为大家共同关注的焦点,上班路上、饭堂餐桌前不时可以听到这样的议论。

  从外在穿着到内在所想所思,浓郁的“硝烟味”在这个军校里升腾着。该院历时102天的首次军官指挥演练,对全院教研员来说是身体和精神上的双重洗礼,他们感慨地说:“没想过战场离自己这样近!”

  研究性演练提升作战的组训能力

  7月15日深夜,学员毕业离校后,尽管学员宿舍楼灯光暗了下来,但对面教室里依然灯火通明。该院参加指挥对抗演练的人员正在紧张地进行作战筹划和战争推演。召开作战前的党委会、作战会、作战协同会……随着各项工作紧张有序地推进,演练进入战时状态,精彩的红、蓝对抗即将上演。

  18日上午8时,一场对某岛屿的联合火力打击演练开始了。参演人员按照作战流程敲击键盘、下达作战命令……时钟指针指向k时,红方指挥所传来消息,突击编队的第一枚炸弹已准确命中蓝军雷达站,后续梯队已依次扑向蓝军各目标。蓝军指挥所里一派紧张气氛,下达战场抢修命令此起彼伏,迅速组织火力展开反击……

  红、蓝双方战斗正酣,这时,演练总导演马健院长给红方出了个原定作业里没有的内容,潜伏敌特人员对我油库、弹药库进行破坏,30分钟后向指挥部上报情况。曾在总参作战部任职的马健院长对如何贴近实战搞好演练有自己独特的思考,这个临时情况就是为检验红方应对随机情况而准备的一道考题。在后续的演练中,马健带领导调部人员把演练设难设危,临时增加了不少新的科目,让参演人员体验到了实战味。

  在演习编组方案上,红方指挥班子分别以该院战役系、战术系、指挥系为主,牵头组织3个作战集群合成指挥班子及其所属6个合成指挥所和1个空中预警指挥所,政治系、后勤装备系分别按照专业编入各指挥班子相应席位,参训研究员编为2个蓝方空中作战中心指挥班子,总共设立了150多个席位,这些席位充分考虑到人员实际工作岗位,让他们可以很快从平时进入战时“角色”。

  在抗编组演练中,大家相互学习、共同研究、互动交流,大大提升指挥决策水平和信息化作战指挥素养。战役系王宇宁教授说:“我教了几十年的指挥理论,这次深度参与指挥对抗演练,才发现平常所教理论与作战实践的差距还是很大的,不接地气的问题确实存在。”指挥与参谋系刘克俭教授说:“一直认为我们的作战理论体系是比较完备的,这次参训才发现有的理论在战争实践中根本用不上,而战争实践需要的很多理论我们恰恰又没有去认真研究。”

  在检讨反思中明晰教改思路

  7月18日下午,该院军官指挥演练进入最后一个环节——检讨反思。10个部、系单位领导逐一登台,“刀口向内”分析本单位指挥演练情况,着重反思存在问题,全体参演人员在台下边听边记。

  “有的教员在讲理论提要求时非常自信,但当自己披挂上阵,由指导者变成指挥者,情况发生了‘逆转’,挑别人毛病容易,自己担任角色难,讲授战役指挥理论,自己先做一遍才有底气。”第一个发言的是该院战役系主任秦前付,他鲜明地指出演习中一些教研人员理论知识转化为能力、转化为指挥口令太慢的问题。

  “参演人员在态势感知、计划掌控、进程把握、行动协调、口令发布等方面缺经验、缺理论、缺手段,尚未考虑复杂电磁环境和实兵对抗等影响,反映出人员现有指挥协调控制水平距离实战要求还有很大差距。”战术系主任胡敬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本单位演练中的能力短板。

  针对大部分教研人员第一次参加指挥演练,后装系主任高原的检讨反思很务实:“通过此次指挥演练对作战筹划和指挥所组织指挥有了直观的、亲身的体验,进一步深化对信息化作战空军后勤、装备保障和国防动员、战时管理等理论的理解与运用。”

  演练总导演马健院长在总结讲评时结合自己多年的作战工作实践,毫不留情地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想定情况不充分,作业资料不丰富,自主对抗演练中自主不够,看脚本多,看态势图少,处置突发情况能力差……”这些问题句句说在点子上,台下听众心悦诚服。说完这些,他又把心得传授给了大家:“演练中,导演部要会给下面出难题,把下面带动起来;下级也要制造困难,让上级帮解决,只有上下双向互动出难题,才能把演习搞好。”听完这些,对如何完善作战理论和联合想定作业条件、作业方法,完善指挥对抗演练程序和内容大家深受启发。


  《 人民日报 》( 2015年08月02日 06 版)

(责编:白宇、闫嘉琪)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