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军事

“北剑”实兵演习中对抗“草原狼”——

“飞虎师”磨砺新质作战能力(国防视线·聚焦2015演兵场④)

本报记者 倪光辉
2015年11月22日04:51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集结的轮式装甲车分队。
  王东辉摄

  深秋的内蒙古草原,寒风瑟瑟,气温不时降至冰点。在为期8天的“北剑—1510(S)”实兵对抗演习中,担任“红军”角色、享有“飞虎师”美誉的第38集团军某机步师,与素有“草原狼”之称的全军首支专业“蓝军”旅,在朱日和草原上百平方公里的区域内,投入了近万人兵力,进行了全纵深全区域的攻防较量,在塞外大漠上演了一场场“虎狼对决”。

  外来“虎”如何对抗本土“狼”?双方摆兵布阵,见招拆招,演习全程精彩纷呈。

  一场战役检验三种作战样式

  夜色笼罩下,朱日和基地异常寒冷。“飞虎师”与“草原狼”都在进行大战前的最后准备,这场“虎狼对决”也成为北京军区朱日和基地今年演习的收官之战。

  与以往不同,此次演习的形式有了重大变化:由以往针对单一地域的阵地攻防改为大纵深、非线式的机动攻防,红蓝双方将同时在丘陵、山地和城市要点等不同地形条件下展开激烈争夺,可谓一场战役检验三种作战样式,对指挥员的战场感知能力、作战筹划能力以及各兵种作战单元之间的协同能力都是一场考验。

  北京军区军训部部长周志国表示,此次演习充分借鉴全军陆军合成旅对抗检验经验做法,采取多回合自主对抗模式和千分制检验评估方法,突出指挥员作战筹划与指挥控制训练、全要素与全过程对抗训练、陆空协同与兵种协同训练、新型力量与传统力量融合训练,不仅要检验机步师新质作战能力,更要转化运用战法创新成果,锻炼提高部队能打胜仗的能力。

  实兵对抗阶段。“红军”决定采取“正面强击、纵深超越、立体分割、分区歼敌”的战法歼灭“蓝军”。“蓝军”则先后在3个不同地域全纵深部署兵力,依托有利地形分方向建立了相对独立、各成体系但又相互依存的防御部署态势。

  “蓝军”是本土作战,熟悉这里的每一道沟壑,他们部署在丘陵的正面防御带,地形优势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在以往的演习中,“红军”大部分都没能冲过由“蓝军”固守的都新高地。

  “红军”部队在空、地、电磁联合火力护送下分三路向敌开进,中路突击群对丘陵展开连续迅猛突贯,从正面撕开了一道口子,与此同时,左翼、右翼攻击群利用“蓝军”防御间隙,空地一体迅速向纵深发起超越攻击……

  与此同时,狡猾的“蓝军”则一直调整战略部署,不再完全依托要点实施防御,而在外线实施精确打击,试图将城市与山地连成一体作战,不断阻止“红军”的割裂。经过激烈交战,“红军”最终攻上都新高地。

  “虽然我方战损严重,但如期达成了最初设定的战役企图。在这场高机动、大纵深、多点位的攻防作战演习中,部队在战场实时感知、空地联合作战、全维综合防护等方面得到了极大的锤炼提高!”“红军”指挥员、师长谭斯龙总结说。

  后装综合保障与战场无缝对接

  “我方坦克遭敌炮火袭击损坏严重,马上组织抢修!”激战中,“红军”右翼进攻群指挥车发出指令,命令装备抢修分队快速抢修受损装备。红蓝双方激战正酣时,一场战术背景下的后勤装备保障演练在草原深处同步展开。

  几分钟后,在己方火力掩护下,抢修分队派出4辆装备抢修车迅速集结,途中注意避开敌军火力,快速向受损装备机动。

  到达目标地域后,抢修分队指挥员及时派出人员实施外围警戒,坦克技师迅速利用检测装备对受损坦克进行评估。虽然期间空袭、敌特分子袭扰等“敌情”轮番上演,但因为人员分工合理,抢修过程并未受到过大影响。在对装备进行战损评估后,抢修分队果断决定对战损较轻的2辆坦克就地实施抢修,战损严重的1辆坦克退出战斗,牵引回后方,待战后进行后续抢修。

  近年来,该师紧贴实战多次开展后装综合演练,伤员战场救护、装备野战抢修等使应急保障能力得到不断提升。

  天色渐黑,演练持续进行。演练中,既有得,也有失。在弹药加注科目中,弹药车遇到“敌”情没有及时避让、前送地点不准确……在某团一营,接到导演部前送弹药的指令后,军械股助理几次周折才找到地点,比规定时间晚了近5分钟。

  “练兵没有完成时。未来战场,不仅是火力、信息的厮杀,也是保障的比拼。能不能在准确的时间、地点,为部队提供准确可靠的后勤和装备技术保障,直接决定着战场的胜败。”副师长王振祥说道。随后,该师组织官兵自下而上,认真反思后装保障综合演练中的问题,共梳理出敌情观念不强、热食前送没有考虑战场环境、弹药补给不能精确到位等五大类40余个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逐条逐项制订整改计划,同时采集到的这些数据纳入战场数据库,为今后演习提供依据。

  实弹战术演练昼夜连贯实施

  草原深处不时亮起道道火舌,一发发炮弹呼啸着向目标地域飞去……在经过两个回合激烈的实兵对抗后,红蓝双方便迅即投入到此次演习的实弹战术演练阶段。

  “此次实弹演练迫使部队不断逼近极限、打出难度,不仅对部队基础训练质量是综合检验,也是对各级指挥员能力素质的一种考验。”师政委武景润介绍说,此次综合检验构设实战环境全程对抗,运用千分制标准精确评估,严格按照作战进程,采取全火器、多弹种尽远射击的方式,全师整建制昼夜连贯实施,重点演练昼夜间战场目标获取、指挥控制、火力打击、破障和综合保障等课目,有效检验武器打击效能,提高部队实战背景下的综合火力打击能力。

  尽远射击能够最大程度发挥武器的性能,在距离较远的地方消灭敌人,保全自己。导调组从实战出发,对所有武器的靶标设置都按照由远及近顺序进行设置,越远命中得分越高,而在靶标显示时间内未击发或击中则不予得分。即使这样,“红军”坦克分队在1个小时内便成功击毁击伤“蓝军”十几辆坦克。

  经过7个半小时的激烈战斗,“红军”成功突破敌核心阵地,全歼丘陵地之敌,装甲目标命中率达到了85%以上。经历与“蓝军”的8天鏖战,“飞虎师”的新质作战能力得到了全面的检验和锤炼。

  仗怎么打,演练就怎么实施。在现场,步兵、坦克、步战车等几百个昼夜间作战目标,全部按照敌情设置,做到“敌”战术动作随机隐显,完全靠部队自主侦察发现、自主组织火力协同、自主评定毁伤效果;凡在规定时间内命不中靶标,即视为被“敌”击毁而当场出局,全新的实战化检验模式,极大地考验了指挥员灵活的战术运用,以及官兵专业技能和武器装备性能。

  (赵品、朱建辉参与采写) 


  《 人民日报 》( 2015年11月22日 06 版)

(责编:王吉全)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