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民兵建设 应由数量规模型转向质量效能型【2】

编兵不能立足1%的用兵可能性,而要着眼90%——
广种薄收非上策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是对的,但是,如果“养兵百人,管用的只有一人;建了百支民兵专业分队,关键时刻用得上的只有一支队伍”,就不对了。李胜华一再给记者讲他的“1%与90%”的编兵理论。他说,民兵编组不能立足于1%的用兵可能性,而要立足于90%用得上,无论应急应战,基干民兵要拉得出、上得去、起作用。
围绕深化改革,着眼压减规模,该警备区有关部门起草2016年度民兵整组方案时,否定了广种薄收的传统思路,建议进一步理顺民兵力量体系、通盘考虑民兵队伍建设。
——重复建设的队伍大幅压减。以前,天津市民兵编组与人民防空、交通战备、经济动员等国防动员专业队伍重叠现象较为严重,医疗、运输、工程抢修等分队,动员方阵中有,民兵队伍中也有。据统计,“十二五”期间,天津市建了许多国防动员专业队伍,数量达2万余人。针对这一问题,天津警备区考虑,大幅压减与国防动员专业队伍重复建设的民兵专业分队。仅这一招,估计就能压减基干民兵万余人。
——职能单一的队伍拓展能力。过去,天津市民兵队伍建设在职能上划分过于清楚,应战分队就盯着支援作战一个目标建和练,应急分队也是盯着抢险救援一个目标建和练,不仅民兵建设摊子大,还出现了应战者应不了急、应急者应不了战问题。对此,该警备区党委提出“一支队伍多种能力、一种能力多种用途”的编兵练兵用兵思路,在编组规划上就考虑能力拓展问题,力求一队多用,从而适度压减民兵队伍数量。
——类型相同的队伍统一布局。天津市的化工企业有1000多家,厂子遍布各区县,因而各区县争建防化救援分队。抗洪抢险、反恐维稳分队也是如此,各区县都有。针对这一问题,天津警备区确立“局部建、全局用,重点建、区域用”的新思路,在防化实力最强的区县建防化分队,在洪涝灾害最频繁的区县建抗洪分队,通过跨区县用兵填补专业分队空白地区的用兵问题。对此,有人担心“远水不解近渴”。该警备区领导说,现在,民兵的机动和通信能力都较强,完全可以弥补统一布局带来的距离远问题。
把送弹药、抬担架、运军粮的事分给普通民兵——
淬火好钢作刀刃
2月22日17时,记者走进天津警备区司令员姚小旋的办公室采访,姚司令员正在看《城市的胜利》一书,桌上还放着《城市群蓝皮书》《分工专业化与城市群经济》等几本有关城市群的书。
司令员为什么研究城市群?记者压着疑问不问,而是先说明此行采访的选题。姚司令员说:“压减民兵规模不单纯是减少数量,而是为了调整结构、转变职能。”他说,各地民兵建设不能只用一张图纸,而要因地制宜。天津是首都城市群的重要一员,天津民兵不仅要守护天津安全,还要守护首都城市群安全。
听了这话,记者明白姚司令员为什么研究城市群问题了。在规划民兵队伍建设时,天津警备区重点考虑首都城市群安全,他们从应急应战两个方面布局。
应急,把首都人民群众的“过日子工程”安全问题列入范围。北京的水、电、煤气、主副食品,大多途经天津输送,该警备区在天津至北京的饮水渠道、电力线路、煤气管道和公路铁路沿线,编组民兵电力抢修、管道维护、保交护路等专业分队。警备区党委要求相关区县民兵,无论是平时还是战时都要承担起“地当九河要津,路通七省舟车”的地理责任。
应战,把支援保障首都防卫防空作战列为重中之重的任务。天津是北京的海上门户、陆上咽喉。着眼未来首都防卫防空作战,该警备区明确基干民兵队伍建设的重点就是给现役部队补上短板,现役部队需要什么支援保障力量,他们就建什么队伍。近年来,他们组建了气象保障、网络通信、超级计算等数十支民兵专业分队,纳编一批博士硕士入队,把蕴藏于社会的科技支前力量转化为支援保障实力。同时,他们针对“低、慢、小”飞行器难防难打问题,专门组建了数十支民兵低空警戒和火力打击分队,配备高新技术装备和肩扛式导弹,防范低空飞行器来袭。
面对规模压减,如何建强基干民兵队伍,确保用兵时民兵能够履行使命?该警备区领导说,把送弹药、抬担架、运军粮的事分给普通民兵,把有限的基干民兵员额全部用在应急应战上,让基干民兵名符其实即可。(贝骁 邢邦明 魏红光)
![]() |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