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舰队航空兵某团机务二中队:62年安全保障无事故
初春,燕山脚下,秀美如画。4月14日,笔者来到渤海湾畔某机场,采访北海舰队航空兵某团机务二中队的故事,这支中队以62年安全保障无事故著称。
下午4时,笔者到达机场,赶上该团组织跨昼夜飞行训练。外场值班室综合显示屏显示:地面温度5℃、风速8米/秒……
“这是个飞行的好天气,看来又要跨到后半夜了!”机务二中队中队长才艳明露着被风吹得发红的脸颊,兴奋地对笔者说。
开飞前,业务师对部门负责的电门、保险进行复查,并在放飞本上郑重地签字。被誉为中队“活化石”的士官分队长牟云鹏向笔者介绍:“从事机务工作20多年,每次签字放飞,都如同仪式般郑重,这是机务人对飞行安全的庄严承诺。”
随着绿色信号弹腾空,飞行训练正式开始。战机在航电员指挥棒的指引下缓慢滑出跑道,在机组官兵的注视下加力起飞,直刺夜幕。战机放飞后,机组成员急忙回到地勤休息室吃晚饭。副中队长郑邵华介绍说,开展夜航训练时,各机组因放飞时间不同,经常无法按时开饭,为让大家能吃上热饭,中队自备了微波炉,并在晚上训练间隙安排加餐,全力做好后勤保障。
“机务维护千百遍,我待战鹰如初恋。”随着战机陆续降落,机组成员按秩序鱼贯而出接机复查。才艳明对笔者说:“飞机承载着战友的生命,必须确保能去能回。”飞机准备零故障、维护零缺陷、放飞零疑点,达不到要求就是责任问题。为此,该中队坚持做到查问题“无中生有”、找隐患“捕风捉影”、纠偏差“小题大做”、排故障“谨小慎微”,以工作的最大努力换取飞机的最佳状态,确保每一场次、每一架飞机都是“样板机”。
夜已深,飞行训练接近尾声,陆续有机组官兵结束飞行,笔者随着队伍一起回到中队。
来到中队荣誉室,一张200多人的大合影将笔者的注意力吸引了过去。去年6月6日,曾担任过二中队无线电员的范涛与曾在中队工作过的老兵重回中队“探亲”。这些老兵来到中队后,做得第一件事是来外场看中队维护的战机,那里曾是他们奉献青春、挥洒汗水的地方。
指导员于文彬对笔者说:“从这些老兵的身上,我们看到了机务精神的传承,不论维护的机型如何变动,它都已深深镌刻在每一代中队官兵的血脉中。”
“我的岗位无差错,我的飞机请放心。”翻开中队留言册,老兵杨裕山的这句承诺,道出了中队62年安全保障的核心。62年来,无论装备怎么发展、技术怎么改进、风险怎么可控,中队官兵在工作中始终坚持程序一步不落、检查一丝不苟、要求一刻不松,这是他们安全保障的秘诀。
不知不觉,时针已经走到了后半夜1点钟,才艳明查铺结束后,还要按照当日的飞行情况,安排次日的工作计划……
等待中队官兵的又是一个崭新的明天。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