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军事>>专题策划>>纪念>>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

他们当年多年轻【3】

2016年07月31日10:33 | 来源:中国青年报
小字号

泸定铁索桥

泸定铁索桥

失败靠什么绝地逢生

3万疲惫的红军遇到了40万强敌,而这,还不是刚刚重掌红军指挥权的毛泽东所面临的最大困难。

  3个多月的连续作战,长征出发时红军士兵平均每人50多发的子弹已基本打完——红军已快“打不起”仗了。

  更严重的是,湘江战役失败的阴影笼罩在红军头上,严重影响了红军的士气。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在土城作战不利的情况下,毛泽东写下了他军事生涯中最得意的一笔——四渡赤水。

  红军一渡赤水,向古蔺、叙永地区前进。当蒋介石判断红军将要北渡长江,匆匆在长江南岸布置了几十个团阻拦时,红军却掉头二渡赤水,打了敌人一个措手不及。5天之内,红军取桐梓、夺娄山关、重占遵义城,歼灭王家烈8个团和吴奇伟纵队两个师。

  这是红军长征以来最大的一次胜利,给红军赢得了长征中第一次大的枪支弹药补充。

  三渡赤水,红军再次摆出北渡长江的姿态。待蒋介石的重兵再次被调至川南时,红军却又一次调头向东,间不容发地从敌军的间隙中穿过,第四次渡过赤水,尔后南渡乌江,兵锋直指贵阳。

  守军仅一个团的贵阳城乱作一团,坐镇指挥的蒋介石慌忙中急调滇军入黔。没想到红军只是虚晃一枪,乘虚进军云南,以7条小船顺利渡过金沙江,就此跳出几十万大军的包围圈。

  25年后的1960年,当来访的二战名将蒙哥马利赞誉毛泽东指挥的解放战争三大战役时,毛泽东说,四渡赤水才是他的得意之笔。

  对毛泽东军事思想有着专门研究的国防大学教授徐焰认为,四渡赤水彻底改变了第五次反“围剿”以来被动挨打的局面,夺取了战略转移中的主动权,显示了毛泽东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

  作为领袖的毛泽东能够挽狂澜于既倒,年轻的红军战将也早锤炼出了在绝地中求得胜利的指挥技艺。

  1936年2月底至3月底,贺龙率红2、6军团在川滇黔交界处的乌蒙山区,与10余倍于己的敌人周旋。

  “天天跑,天天打,有时候敌人追着我们打,有时候我们转着转着就转到了敌人后面。”老红军陈浩回忆说,3大主力会师时,出发时1.7万人的红二方面军,还有1.4万多人。毛泽东盛赞他们“没有折本”。

  “毛主席还说:“二、六军团在乌蒙山打转转,不要说敌人,连我们也被你们转昏了头。硬是转出来了嘛!”

  今天,流经川西崇山峻岭间的大渡河,已经和长征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

  1863年,就是在大渡河畔,太平军名将石达开兵败丧生。7000名太平军惨死在清军刀下。72年后,蒋介石在大渡河布下20万大军,企图让仅剩两万人的中央红军做“石达开第二”。

  红军总参谋长刘伯承亲临河边,指挥红1团强渡。

  凭着从敌人手中夺来的一条小船,后来成为共和国中将的孙继先率17勇士在急流弹雨中奇迹般强渡成功。

  然而,水急船少,大批红军无法迅速渡过。红2师4团接到命令:迅速夺占北面的泸定桥,从桥上过江。

  红4团创造了一天冒雨行军240里的纪录,夺取了泸定桥。91岁的老红军唐进新至今记得那惊心动魄的一天,“每碰到敌人,就留下一部分人打仗,其他人继续行军。”

  即使以毛泽东的豪情,在写到泸定桥时也用了“大渡桥横铁索寒”这样的字眼。面对高悬于奔腾江水之上的被抽掉了桥板的铁索,英雄的红军在敌人的弹雨和大火中,踩着晃动的铁索冲了过去。

  胜利的那个傍晚,刘伯承面对着铁索说:将来革命成功了,要在这里竖个碑,记下红军战士的不朽功勋!

  半个世纪后,大渡河畔矗立起了一座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碑。揭幕的那一天,昔日红4团政委杨成武将军亲自前去,再一次踏上了泸定桥。只是,当年年轻的夺桥勇士都未能随同杨成武二次走上这座不朽的桥:24人中有3位当场阵亡,其他人大都倒在了为民族独立和祖国解放的征程中。

  长征,所创造的奇迹,又何止强渡大渡河与飞夺泸定桥:一方面军翻越山脉18座,其中5座经年被积雪覆盖,跨过大河24条,历经11省二万五千里;二方面军行程9520公里,途经10省92县,攻占县城92座;四方面军行程5000公里,3过纵深近500公里的草地。长征途中,红军穿越了数十年来没有一支军队经过的少数民族聚居区;突破了国民党中央军和10个地方军阀的围追堵截,几乎每天就有一次遭遇战,平均走365华里才休息一次,日均行军74华里……

  

长征虽已结束他们仍在创造历史

1937年9月25日,两个月前由长征路上的中央红军1军团为主改编的八路军115师,在平型关歼敌1000多人,一举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率部强渡大渡河的红1团团长杨得志和率部飞夺泸定桥的红4团政委杨成武,以及另一位长征中的团政委杨勇在平型关战斗中“三‘杨’开泰”。杨勇在战斗中臂部中枪,仍率部奋战。

  两年后,杨成武指挥部队在黄土岭战役中击毙日军中将阿部规秀。那一年杨成武25岁,而被日军誉为“名将之花”的阿部规秀52岁。

  23天后,由红二方面军为主改编的八路军120师设伏雁门关,毙伤敌500余人,数十辆日军汽车在冲天大火中化为灰烬。端枪冲在部队前面的716团团长,就是后来的独臂上将、当时24岁的贺炳炎。

  又过一天,八路军129师769团夜袭阳明堡,击毁敌机24架,歼敌100余人。屯居山西的日寇一时失去了空中突击力量,不得不分兵防御后方。

  当时的769团的团长,是19岁就担任红四方面军11师政委的陈锡联。这位后来的开国上将一生负过四次重伤,三次子弹穿过身体。

  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到抗美援朝,长征路上走出的一代年轻战将,始终挺立在烽火一线;从长征中走出来的一代人,始终是这支越战越强的红色队伍的核心。

  长征,走出了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任弼时等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成员,走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5位国家主席、代主席毛泽东、刘少奇、董必武、李先念、杨尚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10位元帅中的9位经历过长征的考验。

  1955年授衔时,10位大将平均年龄51.7岁。55位上将平均年龄45岁左右,肖华上将只有39岁。

  强渡大渡河的勇士孙继先将军,新中国成立后做了我军第一个导弹试验基地的司令员。而指挥那场战斗的聂荣臻元帅,则成了我国尖端科技的奠基人。

  长征胜利25周年的时候,聂帅亲自选址,特地把我国的一处卫星发射场,建在了当年刘伯承与彝族首领小叶丹歃血为盟的大凉山中。

  当一枚枚火箭从这方千百年来只有火把的地方直射云霄的时候,全世界都看到了乳白色箭身上那醒目的标志:长征。

  创造长征恢宏史诗的人,有什么人间奇迹不能创造?(贾永 徐壮志)

(刊于2006年《中国青年报》)

(责编:邱越、张玉珂)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