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军事

“开国大典红一师”的红色新足迹

——陆军第26集团军某摩步旅执行多样化任务记事

2016年10月08日09:06 | 来源:新华网
小字号

在“八一”军旗的引导下,参加开国大典的红一师官兵迈着整齐的步伐通过天安门。

在网上检索1949年开国大典阅兵的资料,一张黑白照片格外震撼醒目:光荣受阅的步兵方阵迈着整齐有力的步伐通过天安门。

当年那支受阅部队,就是第26集团军某摩步旅的前身。

从战火硝烟中走来的他们,现在在忙些什么呢?近日,记者走进该旅,去探寻“开国大典红一师”的新时期红色足迹。

一场说灭就灭的山火——“这个‘大功日’最特别”

1947年4月12日,七连在解放正定的战斗中率先登上城头,被晋察冀野战军授予“登城先锋连”荣誉称号。从那以后,4月12日,被七连定为“大功纪念日”。

今年的这一天,像往常一样,起床号刚响不久,七连官兵就已经出现在了训练场。

“嘟——嘟——嘟——”急促的哨声把五公里训练打断。“紧急集合!”

原来,驻地附近的沂山突发山火,形势严峻,地方政府紧急求援。数百名官兵闻令而动,奔回各自连队。

“5号预案!”在该连一系列战备应急预案中,5号即为扑救山火任务。

通过常年训练和行动,预案已经牢牢地印在了官兵脑海:行动编组、人员分工、物资筹备、情况处置等内容,大家都弄得明明白白。

七连连长郑炯明告诉记者,营区附近的某山头,已经“被着火”无数次,官兵们总是把它当作假想火灾地,山头冲了一次又一次,山火“灭”了一回又一回,光用坏的铁锹就有七八十把。

这回,不是演练!车辆开出车库,一台台风力灭火机从战备器材库抬出,一个个战士麻利地攀登上车……不到10分钟,部队集结完毕,准备出发。

“指导员,我也想去!”七连战士陈大卫满脸涨得通红,堵在了指导员王熙亮前面。“不行!你都烧到39度了!”

记者采访陈大卫时,这个才20岁出头的小伙子说:“七连的兵没孬种,任务来了决不能往后缩!”

部队到达火灾现场时,好几个山头都烧成了映天红。简单交待之后,官兵们即按既定分工,冲上了一个个陡峭的山坡。

刚起过火的山上热气腾腾,灰烬下四处冒着烟。大家一面灭火,一面清理出一条隔离带。

湿透了的迷彩服,沾满了灰,黏着皮肤,蹭得官兵们身上不一会儿就起了红疙瘩。可是,谁也没有放慢救火的动作。

经过五六个小时的奋战,山火终于被扑灭。七连的官兵们聚在一起,席地而坐。从早上出发,除了在来的路上吃了一包压缩饼干,他们至今滴水未进、粒米未沾。饥饿与疲惫双双袭来,不少人已是一脸倦容。

“今天是咱连的‘大功日’吧?”人群中冒出一个清脆响亮的声音。指导员王熙亮忽然一个激灵——就在昨天,他还在琢磨着怎么庆祝大功日呢。

“同志们,今年的‘大功日’,竟然是在火场一线度过的。”大家齐刷刷地站了起来,双眼放光,盯着王熙亮。

“1947年的4月12日,连队的前辈们经过浴血奋战,登上了正定城头,解放了正定城。69年后的今天,我们站在沂山顶,以一场救火的胜利,向革命前辈致敬……”王熙亮越讲越激动,战士们越听越兴奋。

“大功连万岁!”“大功连万岁!”王熙亮的话音刚落,官兵们竟一齐振臂高呼。这声音,雄浑而又高亢,充满了力量,在山间久久回荡……

(责编:王璐佳(实习生)、闫嘉琪)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