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军事

我国已具备航天员长期驻留保障能力

2016年12月08日08:13 | 来源:中国军网
小字号

  12月7日,航天员景海鹏(左)、陈冬(右)在北京航天城航天员公寓与媒体见面。

  今天上午,北京航天城航天员公寓,即将解除医学隔离的神舟十一号航天员景海鹏、陈冬结束33天太空飞行后,首次与记者见面,状态良好。在记者见面会上,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副总设计师黄伟芬介绍了航天员系统在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中取得的成果并接受了记者的专访,同时表示我国已具备航天员长期驻留保障能力。

  记者:请您简要介绍一下航天员系统在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中取得的成果。

  黄伟芬:本次任务是我国首次突破30天在轨组合体驻留任务,实现载人航天长期在轨飞行承上启下的关键一步。我们在继承以往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针对本次任务特点,进行了多方面创新优化,确保了航天员在轨安全、健康、高效工作,圆满完成了这次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系统取得了以下4个方面的成果和收获:

  一是航天员圆满完成了任务,出色的表现进一步验证了航天员选拔与训练技术的科学有效,同时进一步增强了我国航天员队伍的总体实力。

  在任务中,景海鹏、陈冬很快适应了太空环境,展现了很好的身心素质和精神风貌,各项操作准确到位,执行程序正确,配合默契,表现出色,顺利完成了各项科学实验、技术试验等任务,取得了宝贵的数据,积累了丰富经验。通过本次任务检验并提升了航天员的综合能力素质,积累了经验,包括:航天环境耐力与适应性、知识的储备、生活照料、防护锻炼、工作安排、医学检查、各种操作(复杂操作、精细操作)、在轨维修及问题处置、人机协同、天地协同等能力与经验;我们航天员队伍完成载人飞行任务的能力素质有了进一步提升,总体实力增强,为未来空间站长期飞行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二是通过本次飞行任务检验,证明了我们的驻留保障措施有效,这些措施将用于未来长期飞行任务保障,同时我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未来长期飞行驻留保障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飞行任务期间,在轨航天员和地面岗位人员定期对保障措施效果进行动态评估确认。航天员在轨驻留状态非常好,吃得好,睡得好,生活愉快,工作出色!通过检测的各项生理参数、航天员的主述评价、图像话音、完成的各项工作结果、生活保障相关数据的统计结果来看(如进食率达95%以上),充分表明了我们的驻留保障措施,包括作息制度设计、工作负荷的把握、工作程序的安排、医监医保、失重生理效应防护、营养健康保障、心理支持等健康保障、生活保障、工作保障措施是科学有效!

  三是面向未来的长期飞行,我们在轨验证了长期载人驻留健康保障关键技术和新技术,如未来空间站非常关键和重要的防护设备—太空跑台束缚系统,超声医学影像技术,心理舒缓系统,天地远程医疗系统,乘员物资管理系统,交互式电子手册,复杂任务时间资源占用分布分析及评估方法,脑机交互技术,植物栽培关键技术等等,达到了预期目的,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为长期飞行航天员健康保障、生活保障、工作保障、空间站人机界面工效设计及航天员作业任务与在轨操作设计提供依据。

  四是顺利完成了所有的在轨试验、实验、演练、航天器巡诊、科普活动、首长通话等任务,其中包含航天员系统4大类16项与人的健康保障和工作有关的科学实验、技术试验,以及两项演练,获得了宝贵数据和经验,目前正在对实验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和总结。

  总之,通过本次任务,我们取得了丰硕成果,积累了宝贵经验,为未来航天员长期在轨飞行健康保障、生活保障、工作保障、在轨试验等航天员任务设计以及任务实施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成功实践结果表明,我们已经掌握和具备了航天员长期驻留保障能力。当然,随着我们后续工作的开展,随着载人空间站长期在轨飞行实践经验的积累,我们的驻留保障技术将不断地改进、发展和完善。

(责编:邱越、黄子娟)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