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军事

高清:雪山上的“人体边界指示牌”

【查看原图】
我们的青春在雪山上燃烧。史文兵摄
我们的青春在雪山上燃烧。史文兵摄
来源:中国军网  2017年02月07日09:05

色季拉山,最低温度达-30℃,最大风力11级,大雪封山期最长达8个月,空气含氧量只有内地平原的50%。在这海拔5134米高度的雪山孤岛上,驻守着被称为“雪域千里眼”的空军某雷达站官兵。其中,罗永琰、李顺平、马登、刘帅4名90后军官格外引人注目。在巍巍雪山之巅,他们用热血和忠诚书写着绚丽多彩的青春诗篇。

194级台阶,垂直高度有三层楼高,这段通往阵地的战备通道对于雷达站官兵是不小的考验。今年春节的一天,雷达突发故障。1991年出生的雷达技师罗永琰背起工具包就冲上台阶,向阵地奔去。没走多远,他就感到两眼发黑,胸口像压了座大山,高原反应阵阵袭来,他一边向上爬一边大口喘着粗气。

“问题出在天线车上!”经过检查,罗永琰得出结论,很快就排除了这个在说明书上都找不到的元件故障。“在高原上为祖国当好‘千里眼’真不容易,既要有体力和耐力,也要有智力!”罗永琰的眼里充满自信的神采。

1992年出生的指挥排长李顺平有一段难忘的经历。去年3月中旬,大雪封山,战备公路被大雪盖得严严实实。为抢通战备公路,附近道班的工人开来铲雪车,李顺平趟着没膝的积雪在前面指挥。

在一个急弯处,李顺平跳进齐腰深的边沟里做“人体边界指示牌”。铲雪车缓缓驶来,开到他所处的位置时,因急弯外侧路面比内侧低,铲雪车险些翻车砸到困在雪地里的李顺平。“眼看着车要翻,怕是真怕,但即使真出事,也没什么遗憾的,当兵就要时刻做好牺牲的准备……”李顺平显得很平静。

马登1995年出生,是去年7月刚分配来的排长。他在这群中尉里年纪最小,但个性沉稳,平时话不多,更喜欢用眼睛观察,用心思考。从去年12月上山跟班学习以来,他担负最多的任务就是阵地巡逻。用他的话说:“先熟悉外围,再了解内部。”他知道自己要学习的东西很多,但首先要学会的是坚强。

阵地总值班员刘帅1992年出生,已在阵地上值班超过半年时间。2016年10月,刘帅开始担任阵地总值班员。每天起床号吹响前,他已经围着雷达方舱、油机房、指挥所等重要岗位巡视完一圈,第一个站在操场上;每天熄灯后,他房间的灯光一直会亮到次日凌晨,他要整理一天的空情日志,计划第二天的工作;每次打开手机计步软件,都能看到他每天步行数不低于3万步……

罗永琰、李顺平、马登、刘帅……雪山见证,他们的故事才刚刚开始,他们将书写更多精彩的篇章。“再高再远都值得,因为我们是祖国的‘千里眼’;再苦再累也光荣,因为我们的青春有雪山为伴!”他们如此共勉。

分享到:
(责编:黄子娟、闫嘉琪)

相关图集

查看更多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