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调整战机海外采购计划
据《印度教徒报》6月5日报道,印度空军已宣布将其最大的战机采购计划——多用途战斗机(MRFA)海外采购数量削减一半,在提升国产化比重的同时,采购模式和合作方式也出现较大调整,重点加大国内军工综合体的参与度。作为国际军售市场的采购大户,印度推出武器“进口转国产”政策,是其近来“印度制造”战略的系列组合拳之一。但因军工体系存在薄弱环节、需求导向飘忽多变,这种“国产自信”充满挑战。
“进口转国产”有深意
报道称,印度空军原计划耗资200亿美元从海外采购114架多用途战斗机,经新一轮调整后改为57架。除数量减半外,所有战机都将在印度制造,具体生产由一家接受外国供应商技术转让的印度公司负责。与此同时,印度海军也表示,其舰载机海外采购计划将由57架调整为26架,合作方式与空军多用途战斗机引进协议类似。印度国防部宣称,对于采购数量减少可能出现的“战斗力空白”,将由新一代国产战机来填充。
按照印度媒体的说法,印度大幅调整海外军购计划,主要是为探索适合印度国情的军购模式,同时为国产武器提供发展机遇。不过,分析人士认为,这种说法充满了无力与无奈。
一方面,2020年,印度政府提出“战略伙伴关系”军购模式,即与军售国签订战略协议,通过为每个品类的产品组织一次大型采购活动,全面引进产品和技术,其中产品在印度国内生产,维护保养也在国内完成。其目的就是通过一次性投资,促进该国国防企业在某一领域能力的提升,以联合制造名义推动印度独立生产能力的发展。然而,两年多来,这项“关键性技术改革”收效甚微。法国、意大利等国表示,印方条件苛刻,军售企业的成本效益“难以承受”,专利技术“失密危险大”,且一次性投资数额较大“违约风险高”。
另一方面,近年来,印度海、空军战机的采购项目几经波折,存在“烂尾”风险。而在未来10年内,印度现役海军舰载机和空军多用途战斗机将陆续退役。印度极力调整战机海外采购数量和模式,并加大对国产化战机研发生产的政策激励,主要是为避免出现“无机可用”的尴尬局面。
从海外采购对象看,法国、俄罗斯、美国、瑞典等国曾向印度表达合作意向。印方调整策略,也是想调动多方“胃口”,实现减量增质,为“印度制造”创造更多技术合作平台。
“印度制造”的接续举措
印度从产品数量和合作形式两个层面调整海外武器采购计划,根本目的是想加快“印度制造”战略落地见效。
作为莫迪政府一项雄心勃勃的国家战略,“印度制造”呈高开低走之势,诸多配套措施“雷声大雨点小”,印度国防军工体系化不强、产品竞争力不足的问题日益凸显。习惯于“万国造”的印度各军兵种,也对国产武器不信任。莫迪政府此前耗费大量资金并给予多项政策支持的“光辉”战斗机、“阿琼”坦克项目,采购订单数量远不如预期。
按照最新计划,印度将大幅减少以多用途战斗机、舰载机为代表的新一代武器的海外采购数量。这意味着,印度各军兵种不得不增加国产装备采购数量,并加强与国内军工企业的合作。
同时,印度政府希望通过减少海外竞标规模和环节,提高采购效率。此前,印度空军曾耗时近两年与法国达索公司达成“阵风”战斗机采购初步协议,但因程序繁琐、拖延时间过长,交付过程一波三折。
印度要求海外制造商选择一家印度国内企业生产战斗机的做法,无疑是想为其国内武器生产企业增加“优选权”。换言之,外国军火商要获得印度订单,就得与印度国内军工企业“搭线”,并在技术等方面给予专业支持。这种“捆绑”式销售,有助于印度国内企业尽快掌握关键技术和提升竞争力。
未来发展道阻且长
尽管印度国防部长等高级官员对“印度制造”充满信心,但多方分析认为,印度有关政策缺乏连续性,且历史遗留问题较多。
据外媒报道,印度战斗机和装甲平台的大批量生产能力均存在不足。印度陆军曾抱怨国产火炮研制周期长,产能效率低下。印度空军也曾提出拒绝国产“光辉”战斗机的理由:航程短、航电性能差、机动性不强。印度空军引以为傲的先进中型战斗机从2008年立项研制,预计到2026年才能实现首飞,但国产化程度仅能达到70%。此外,印度现役装备多为外国制造,“印度制造”投入使用后,可能导致武器装备代际衔接不畅等问题。(刘贝贝)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