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军事

美航母水污染事件暴露多重问题

2023年05月31日09:44 | 来源:中国国防报
小字号

2022年9月,美国海军“尼米兹”号和“林肯”号核动力航母先后发生生活用水污染事件,引发舆论高度关注。经过大半年调查取证,美海军近期发布2份调查报告。报告称,在事故发生前,2艘航母的相关舰员已发现生活用水存在被污染等问题,由于管理混乱,相关人员并未重视,造成多名舰员患病,严重影响航母战斗力。美海军已成立专门工作小组对其他航母进行巡查。有外媒评论称,美海军航母生活用水污染事件,背后折射出其航母服役期限过长、战备水平下降、维护保养不足等多重问题。

披露污染细节

据悉,调查报告基本还原了两艘航母于2022年9月生活用水被污染的详细过程。

2022年9月16日,“尼米兹”号航母在加利福尼亚州圣地亚哥附近开始例行训练后,多名舰员感到不适。经诊断发现,11名舰员因生活用水被污染而患病。报告指出,该事故的直接原因是负责清理维护水箱的舰员操作不当。报道称,“尼米兹”号航母原本有26个水箱,其中8个水箱自2020年9月起就已停用,亟须进行清理维护。

2022年3月,“尼米兹”号航母在华盛顿州的普吉特湾维修时,因时间有限,造船厂工作人员只清理维护了一个水箱,剩余7个水箱计划在海上由舰员自行清理维护。由于舰员在清理过程中未发现部分航空燃油通过垫圈渗入水箱,仍按普通方式清理保养,并将保养完的水箱连接至总供水系统,导致航空燃油流入全舰生活用水管道。

调查报告还称,2020年乃至更早的时候,该航母的舰员就发现,至少一个饮用水箱被海水污染,但相关问题从未被正式记录或解决,导致接替的舰员对航母存在的问题一无所知。

2022年9月21日,“林肯”号航母也发生了类似情况。该航母通往舱底的一根通风管被腐蚀出一个洞,随着底舱水位上升,舱底各类有毒污物通过洞口流进舰内供水系统。报告指出,“林肯”号航母水污染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管理不善。值班人员既未及时发现管道缺口,也未在水箱水位出现异常后及时上报。在舰员多次反映“水的味道很奇怪”后,相关负责人置之不理,最终导致水污染扩散。此外,在去年年初的定期检查中,“林肯”号航母已发现其饮用水测菌指标出现异常,但随后不了了之。

外界反应强烈

虽然美海军专项工作组将问题归纳为操作不当和管理不善,并计划对其他航母和大型舰艇的相关问题进行全面摸排,但多家外媒在深入报道航母生活用水污染事件后,均表示美海军或将难以杜绝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一是船体结构性问题难解决。核动力航母的核反应堆需要专门供水管道为其提供海水产生蒸汽供能,这些供水管道和生活供水管道、废水处理管道、油料管道等都位于底舱,一旦某个管道发生泄漏,将对整个供水系统产生影响,进而污染生活用水。

二是各级信任危机恐加剧。此次事件暴露出美军航母上各级人员信息沟通不畅。一方面,普通舰员在发现并报告生活用水被污染后得不到有效反馈,只能抢购瓶装水或通过匿名信息对外求助。另一方面,航母指挥官在发现生活用水污染问题后拒绝承认舰员的健康问题与水污染相关,甚至勒令医务人员不得在就诊报告中填写水污染等相关字样。“林肯”号航母舰长艾米·鲍恩施威特在处置水污染事件不当后,仍然晋升为海军准将,更是引发诸多不满。

三是未来影响将持续。水污染事件引发舆论关注后,许多曾在航母服役的舰员加入抗议的队伍中。他们表示,这些问题在过去几十年中一直存在,他们在服役期间也常饮用充满油味的水,并对身体造成不可逆的损伤,但美海军一直没有妥善解决。

折射更多问题

有外媒评论,此次超过半年时间才公布的调查报告,与事发后美海军的解释大同小异,表明这份报告只是走走过场,而事故背后折射出的问题已愈发难以掩饰。

一方面,美海军多艘航母差别较大,维护保养难度系数高,后勤压力增大。美海军当前多艘航母服役年限较长,加上各航母的设计方案和舰体情况差别较大,导致后勤维护保养难度直线上升。比如,接近50年最高服役年限的“尼米兹”号航母船体老化严重、机电设备落后;刚完成更换核燃料并大修的“华盛顿”号航母因维护保养十分复杂,总计耗时近6年;新航母“福特”号则因推进系统故障频繁维修。

另一方面,美海军航母部署强度过高,导致舰员工作强度大、操作标准降低。美海军拥有11艘航母,占世界航母总数近一半。美航母高强度出动部署,在全球各大洋游弋,导致其故障率攀升。卫星照片显示,今年4月,美海军仅有“尼米兹”号和“艾森豪威尔”号两艘航母在海上航行,其余9艘都处于在港维护或补给状态。长时间的连续部署和高强度的出动,导致舰员工作强度高、心理压力大、操作标准随之降低,各种事故也就接踵而来。长此以往,美国必将为自己的穷兵黩武和霸权主义埋单。(王昌凡)

(责编:陈羽、任一林)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