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全軍話務接轉和新兵上崗資格考核落幕,南京軍區“模范通信女兵連”參考官兵以全員滿分成績通過。這是該部連續第9年在此項考核中,取得全員滿分的好成績,被譽為話務保障“夢之隊”。
考試隻有兩種分數:100分或0分
機上一秒鐘,台下百日功。“腦功、耳功、口功、手功”是話務員的四項基本功。聽上去不復雜,可真正達到“腦功活、耳功清、口功熱、手功巧”,沒有“一番寒徹骨”就難以實現鳳凰涅槃。
在該長話站,“四功”訓練有點像游戲闖關,分成幾個步驟,訓一項、考一次,過一關才能進入下一關,全部順利“通關”后才能取得上崗資格。她們的闖關考試隻有兩種分數:100分或0分。全部答對,100分,過關﹔有一處錯誤,0分,從頭再來。
入伍前就通過英語八級的大學生女兵季夕飛心裡不服氣,背號碼能比背8000個單詞還難?事實証明,要在短短20多天裡記住2000多個號碼、番號、姓名,真比背單詞難。
從早上起床到晚上熄燈,每天十幾個小時裡,女兵們眼裡看的、嘴裡說的、耳朵聽的、手上寫的、床頭貼的、甚至夢裡念叨的,全都是數字號碼。超負荷的連軸轉,有的女兵因為連續熬夜雙眼紅腫,有的頭發大把脫落。
一個月后,全站號碼考試一次通過,快速背記成績打破了以往紀錄。
腦功最苦,耳功最難。教導員黃莉介紹說,普通話務員要求聽出20個以上重點用戶聲音,一號台話務員則要求熟記100個重點用戶聲音,並且做到“三秒鐘內准確應答”。
科學組訓催生“尖子群體”
該站站長孔葉萍當戰士時連續兩年參加總部比武,分別取得總分第一和3個單項第一的好成績,因成績突出被保送入學、提干,並榮立二等功。
翻看“模范通信女兵連”近年來的提干名單:翁泰之、吳少玲……個個都是在各類大型比武競賽中摘金奪銀的能手。
一排排電腦前,女兵們頭戴耳機、手敲鍵盤、目視熒屏……這是她們在運用“智慧軍營”網上訓練模塊進行“聽音知人”訓練。通過巧妙地將幾十種與服務對象相似的語音資料儲存在模塊中,再加入模擬的背景音效,比起單純地聽錄音訓練效果要好得多。
近年來,該站積極搭乘團隊信息化建設的“快車”,廣泛開展網上教學、網上考核、網上對抗,使訓練的精度、速度和效益大大提高。
該站率先在全團開展“復合型人才”訓練,培養精通查號、質控、機務等多項專業的復合型人才。去年,女兵黃晶晶被抽調參加某大項通信保障任務,她不僅出色完成話務轉接任務,還成功解決了機務故障難題,受到兄弟單位的高度肯定。
如今,“模范通信女兵連”有6人被評為全軍優秀話務標兵,70%的官兵達到了二級技術能手水平。
保障重大軍事行動“零差錯”
2013年南京軍區組織跨區機動演習,長話站作為指揮中樞的“傳令兵”擔負保障任務,話務量驟增數倍。
每天數百次的撥打,最忙時一人同時接轉5個電話,精神高度緊張、身體超負荷運轉。女兵們手指僵了、嗓子啞了,但她們咬牙堅持。在整個演習期間,女兵們接轉電話幾萬次無差錯,確保了演習指揮的通信暢通。
機台雖小,卻號令千軍萬馬﹔工作平凡,卻事關打贏大事。對“模范通信女兵連”來說,“能打仗、打勝仗”不僅是響亮的口號,更是實實在在的行動。
今年7月,軍區組織某重大演習活動,“模范通信女兵連”奉命伴隨保障。入伏后,演習地域溫度高達38攝氏度。分隊長翁泰之帶著諶雅俊、曾曉甜等4名女兵提前進入,連續一個多月堅守在悶熱、潮濕、陰暗的坑道裡,每天工作10多個小時,源源不斷地將各種作戰指令及時傳輸到每一個戰位。
出於任務需要和保密要求,她們轉接每一個電話都要使用專門的保密用語,有時還要反復解釋說明。為了減少坑道裡的信號衰減,她們又要不停地提高說話音量。緊張的節奏、潮濕的環境再加上水土不服,時間一長,女兵們患上了咽炎和濕疹。
一位前去視察的首長看到這幾個啞著嗓子、黑著眼圈卻依然精神抖擻、動作麻利的女兵時,連聲稱贊她們“能吃苦、能戰斗”。
近年來,“模范通信女兵連”先后高標准完成“神舟”系列飛船升空、汶川地震抗震救災、北京奧運會、上海世博會、2013—A跨區機動演習等幾十項重大通信保障任務,始終保持“零差錯”“零失誤”。
(來源:解放軍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