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內蒙古朱日和8月26日電(劉濟美、張淑永、王婷)當記者們正在觀察坦克向演習地域行進的時候,忽然一陣轟鳴聲從身后傳來,湛藍的碧空瞬間塵土飛揚。一架黑色的武直-10正從身后的高地呼嘯而出,低於200米的飛行高度,“低空殺手”帶來的低空逼視感,讓所有人都有一種置身戰場的感覺。
8月26日,“和平使命—2014”聯演進行定下戰役決心演練並進行實兵預演,中方兩型武裝直升機武直-10和武直-19正式亮相。
武直-10直升機是從觀禮台左側進入“戰場”的。“地面作戰力量與五方聯合戰役指揮所都在攻擊航線下,必須嚴格按照地面協同,精確到秒的到達‘攻擊’位置。”陸軍第38集團軍陸航旅飛行一大隊大隊長顏鵬志說。
完成隱蔽偵察任務后,顏鵬志駕駛武直-10直升機開始低空抵近“攻擊”目標。
10時33分,由武直-10與武直-19組成的4機一字形編隊開始對同一目標進行“攻擊”,這是陸航部隊戰法中最難的一種攻擊方式。
“升空就是作戰,我們要在聯演中展示陸航部隊的實力。”演練結束后,顏鵬志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表示,“正是憑借著長期以來貼近實戰標准的訓練,我們才有可能在聯演中不留下任何遺憾。”
由於天氣原因,地碎雲在地面目標上投影形成陰陽面,直接影響直升機觀瞄成像效果,不易發現目標。“但我們必須命中目標。”曾3次參加上合組織聯演的顏鵬志說,“聯演也是軍人間的一次競爭與較量。”
30分鐘內完成2次實彈射擊,在同一時間,高度200米以下有4批直升機相互交錯,同時無人機還在頭頂活動……“這些都體現了這次聯演的難度。”顏鵬志說。
“攻擊的目標均為實裝,全部使用現役彈藥而非替代品,立足野外條件構建戰場環境,不進行人工改造,不插旗、不設標……”在顏鵬志看來,演習場就是戰場,“我們希望通過聯演來提高陸航力量在未來聯合作戰中的地位與作用。”
在演兵場上攜手出擊,更在演兵場上互相學習。每次聯合實施偵察行動時,顏鵬志都會仔細觀察俄羅斯飛行員的表現。
俄羅斯飛行員對朱日和訓練基地並不熟悉。顏鵬志說:“他們將偵察行動中隱蔽出航、低空抵近、快速脫離等戰法發揮得淋漓盡致,具有相當高的戰術素養。”
37歲,安全飛行2700小時,駕駛過兩型國產武裝直升機……顏鵬志工作之余最喜歡和戰友們一起研究直升機在反恐作戰中的作用。
“直升機是特種作戰的中堅力量,能夠搭載特戰隊員,快速實施斬首行動,癱瘓敵指揮中樞,從而取得戰斗的局部勝利。”顏鵬志說,“在未來戰場上,直升機作為‘低空殺手’,有著更廣闊的作用與價值。”
(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