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軍事>>24小時滾動新聞

蘇制水雷:攻防兼備的深海幽靈

■李紹偉 陶建華 熊宏耀

2014年08月30日05:53    來源:解放軍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蘇制水雷:攻防兼備的深海幽靈

  在現代海戰中,無論是海上巨無霸航空母艦,還是神出鬼沒的潛艇,始終都有一塊難以祛除的心病,那就是畏懼“虛實難辨”的水中伏兵——水雷。而作為水雷研制的先行者,蘇制水雷更是以其優越性能和輝煌戰績而被稱為扼守航道、守衛海疆的“前方堡壘”,成為兵器史上不可或缺的一筆。

  俄國人對水雷的偏愛由來已久,其造價低廉、隱蔽性強且布防容易,而掃除它卻如大海撈針。對於俄國來說,堪當首選。歷史回溯到1807年,世界上首枚實用型水雷據稱由俄國人費茨圖姆設計成功,並在俄土戰爭中廣泛應用,俄國曾經一度在多瑙河上布設51道雷障,使得土耳其艦隊行動完全癱瘓。而在一戰中,對水雷作戰效果記憶猶新的俄國海軍再次布雷一萬余枚,毀傷敵艦18艘,戰功赫赫。

  驕人戰績進一步激發了俄國人對水雷研制和使用方面的投入。1922年前蘇聯成立后,繼續推進水雷的研究與開發。前蘇聯在前期水雷研發的基礎上,用了短短幾年的時間裡便相繼研制出多種型號的水雷,從此“蘇制水雷”開始揚名海疆。在這其中,威力強大的當屬1926年生產的M-26錨雷。它的裝藥量可達250公斤,曾在波羅的海、黑海等海域布放。而1933年突破性設計的KB反艦電池觸角水雷,布放深度可達300米,成為前蘇聯的主戰水雷之一。除了傳統的艦布水雷之外,蘇制水雷的研究方向還走向了天空,前蘇聯從1925年開始研制空投水雷,從此以后水雷可以從不同高度投下打擊海上侵略者。

  當然,並不是所有的蘇制水雷都是“守株待兔”。二戰后期,在前蘇聯水雷設計師的不懈努力下,第一款具有主動攻擊能力的新型水雷——KRM火箭上浮水雷於1957年研制成功。它布放在水中后呈系留狀態,當定時器走完設定時間立即進入待發狀態。一旦目標進入發射器的工作范圍,火箭發動機點火,迅速推進雷體向海面上的目標艦移動。

  蘇制水雷並未因此止步,面對極具戰略價值的航空母艦、導彈巡洋艦以及核動力潛艇,60年代前蘇聯海軍開始裝備其獨有的核裝藥水雷。目前,一枚彈量為2萬噸的核裝藥水雷可在爆炸中心700米范圍內重創航空母艦或導彈巡洋艦,威力可見一斑。朝鮮戰爭爆發后,美軍的仁川登陸讓朝鮮意識到了海岸防御的重要性,在前蘇聯的幫助下,在其沿海地區鋪設了大量蘇制水雷,迫使美軍不得不動用二戰后已經退役的所有反水雷部隊開展“大掃除”。

  而進入高科技戰爭時代后,蘇制水雷漸漸淪為臨海弱小國家對抗海上強敵的“窮人武器”。但它的破壞力卻依舊讓人不敢小覷,被蘇制水雷的“死亡之吻”送進海底的艦船不在少數,就連不可一世的美國超級戰艦,也因為對“垂垂老矣”的水雷看不上眼而吃盡苦頭。

  兩伊戰爭期間,美國動用戰艦“羅伯茨”號前往為油輪護航。4月14日凌晨,“羅伯茨”號行駛在黑暗籠罩的海灣地區,突然艦底發生猛烈爆炸,主發動機艙被炸出一個大口子,供電系統損毀,整個戰艦陷入一片漆黑,海水從艦體洞口洶涌而入,隨時面臨沉沒的危險。全艦水兵不得不在一片漆黑中迅速投入滅火和“排洪”,忙碌了5個小時才勉強控制住大火和水災。雖然避免了沉入海底的厄運,但遭受重創的“羅伯茨”號已經奄奄一息。臉面盡失的美軍在一番調查之后吃驚地發現,該“神秘武器”竟是一枚老掉牙的M-08蘇制水雷。經此一役,美國海軍幡然醒悟:所謂世界一流的現代化導彈戰艦在威力巨大的蘇制水雷面前是多麼的不堪一擊。

  時至今日,法國、挪威和比利時等多國在波羅的海進行聯合演習時,仍然把清掃M-08等型老式水雷作為重要科目之一。跨越兩個世紀,歷經百年風雨之后,蘇制水雷還在延續著“寶刀未老”的余威。

(來源:解放軍報)

分享到: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