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軍事>>24小時滾動新聞

迎風斗浪作砥柱

■胡 政 張耀廣 本報特約通訊員 龐雪輝

2014年09月01日06:03    來源:解放軍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迎風斗浪作砥柱

  南海深處,海島哨所,常年狂風肆虐。在這樣的地方執行任務,意外情況隨時可能發生。前不久,台風過處,一棵樹傾倒砸在線杆上,眼看一段光纜就要被扯斷。廣州軍區某通信團六營一連哨長、士官黨員文淦箭步上前,用肩膀扛住線杆后,向官兵發出響亮指令:“拉鋼絲繩”“左側打地樁”“加挂鉤”……20分鐘奮戰后,險情順利排除。這般迎風斗浪,對文淦和戰友來說已是家常便飯。

  前年,駐地遭遇百年不遇的特大暴雨。隨著上游水庫潰堤,通信團機房被淹。當時,數個重大通信保障任務正在進行,一旦機房斷電,蓄電池支撐不了多久,后果不堪設想。

  緊急關頭,文淦火速調來一台備用發電機。為避免裝備被淹,他將空油桶、床板用背包繩捆在一起,把300多公斤重的發電機放在上面,自己和戰友泡在1米多深的積水中,一邊奮力托舉,一邊緊張作業。數小時后,備用發電機終於在蓄電池耗盡前響起了轟鳴。

  駐守在海島哨所,有沒有必要經常開展高危課目訓練?文淦用實際行動告訴大家,崗位不分大小,能打仗打勝仗是軍人的天職。日常訓練中,他嚴抓細摳,力求將每一個課目都練到極致。

  今年初,上級一道“迅速開通某方向通信線路”的緊急調度命令難住了官兵。任務區域沒有鋪設國防光纜,更沒有終端設備。考驗面前,文淦潛心研究,最終決定借助地方友鄰單位路由,搞好信道整合,完成了這一“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之后不久,上級組織聯合通信演練。戰事膠著之際,某台站發生斷點故障,但借助專業儀器測不出斷點,搶修工作無從下手。時間一分一秒過去,咨詢電話打到文淦這裡時,他稍加思索,根據“盲區過大,尾纖正常”推測是琺琅頭出了問題。

  重新檢測,果真是隻有拇指大小的琺琅頭內部出現裂痕造成的故障。穿絕緣鞋,戴防靜電手鐲,檢查接地線,一系列防護措施后,文淦冒著極大風險,開始帶電搶修故障。在順利排除故障后,保障了演練的繼續進行。

(來源:解放軍報)

分享到: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