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軍事>>24小時滾動新聞

心存憂患,莫“醉太平”

■封國權 徐茁鬆

2014年09月04日04:56    來源:解放軍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心存憂患,莫“醉太平”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通常來說,憂患意識是指一種清醒的預見意識和防范意識。它表現為歷史主體對事物發展規律的認識和把握,體現為一種危機感、緊迫感、責任感和使命感。憂患意識還包含對事物發展的科學預見與積極建構,它具有明顯的前瞻性和預見性。在軍人的字典裡,憂患意識具有更加深刻的內涵——它不僅是一種政治品質,更是一種心系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責任意識、擔當意識。

  今又甲午。遙想當年屈辱史,曾經歷康乾盛世的清朝怎會淪為案上任人宰割的魚肉?答案顯而易見:缺乏憂患意識。盛極一時的滿清王朝看不到世界的發展進步,沉醉於“天朝迷夢”,不思進取,終為列強的炮火所屈服。一個個鮮活的史實說明,“戰戰兢兢,如履薄冰”是一種態度,更是一種生存手段。在今天,縱使國富兵強,我們仍然要心存憂患,看到危機,決不可“醉太平”。

  軍隊是要打仗的,能戰方能止戰,准備打才可能不必打,越是不能打,越可能挨打。作為軍人,當明曉戰爭與和平的辯証法,懂得“天下雖安,忘戰必危”,始終以強烈的憂患意識鑽研打仗,錘煉能打勝仗的素質本領,在本職崗位上把武藝練精,在黨和國家需要我們挺身而出的時候,能夠拿出“必殺技”,做到戰之能勝,這是當代革命軍人必須有的歷史擔當。

(來源:解放軍報)

分享到: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