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軍事

各方角力加速阿富汗局勢惡化

2021年07月21日09:17 | 來源:中國國防報
小字號

7月16日,阿富汗政府軍在朱茲詹省參加針對塔利班的行動

近期,在美國政府宣布提前從阿富汗撤軍后,阿富汗局勢出現重大變化,塔利班與阿富汗政府打談結合,域外勢力加快攪局步伐。未來,伴隨各方角力持續加劇,阿富汗局勢前景堪憂。

國內打談結合

在美國宣布提前撤軍后,阿富汗政府與塔利班的對抗和談判“雙線推進”,國內局勢陷入持續動蕩。

一方面,沖突維持較高強度。阿富汗政府一名高級官員7月15日宣稱,阿富汗安全部隊已重新控制該國南部與巴基斯坦接壤的一處重要口岸,該口岸曾被塔利班短暫攻佔。阿富汗國防部17日發表聲明稱,政府軍在楠格哈爾省、加茲尼省、巴爾赫省、薩曼甘省和喀布爾省等多地展開打擊塔利班的行動,除打死284名塔利班武裝人員外,還打傷205人,並拆除塔利班武裝人員安放的一批簡易爆炸裝置。

另一方面,談判艱難推進。據外媒報道,阿富汗民族和解高級委員會主席阿卜杜拉、塔利班駐多哈政治辦事處主任巴拉達爾7月17日分別率阿富汗政府與塔利班代表團,在卡塔爾首都多哈舉行新一輪和平談判。據悉,阿富汗政府與塔利班在談判中就成立一個由雙方代表組成的14人委員會達成一致。委員會的職責是確定談判議程,其中包括停火、釋放被關押戰俘等。

巴拉達爾在談判開始前告訴半島電視台:“我們准備好參加對話、磋商和談判,我們的優先任務是通過對話解決問題。”據俄媒爆料,塔利班代表在談判期間表示,該組織將宣布為期3個月的停火,條件是釋放7000名在押人員,並將塔利班從聯合國黑名單中移除。

各方加速入局

綜合外媒相關報道,近期,美國匆忙從阿撤軍,多個國家開始加大對阿富汗事務干預力度。

俄外長拉夫羅夫7月16日在烏茲別克斯坦出席“中亞和南亞:地區互聯互通的挑戰和機遇”高級別國際會議時表示,阿富汗局勢的迅速惡化歸咎於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從阿富汗的倉促撤軍,盡管美國政府努力美化這一行動,但是所有人都對美國在阿富汗行動失敗的事實心知肚明。俄外交部副部長裡亞布科夫近期警告美國從阿撤軍后,不要在曾是蘇聯加盟國的中亞國家部署軍隊。

另據俄國防部消息稱,俄羅斯和中亞國家近期將在靠近阿富汗邊境地區舉行系列聯合演習。俄軍事專家弗拉季斯拉夫·舒雷金評論稱:“當前阿富汗局勢逐漸失控,地區威脅極為緊迫。盡管與塔利班建立了聯系,我們應當讓包括上合組織在內的軍事機構做好充分准備,以應對來自這一方向的一切威脅。”

舒雷金認為,主要威脅不是塔利班可能入侵中亞國家。他解釋說:“與塔利班分道揚鑣的團伙更危險。他們或嘗試逃到中亞國家境內、佔領某些區域並將其變為自己的基地。我們必須加強演練,這樣才能向指定區域迅速調配更多集團軍。”

據土耳其媒體報道,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表示,已與美國達成協議,土耳其將在美軍撤軍后接管並駐守阿富汗首都喀布爾機場。對此,阿富汗政府表示支持土耳其接管機場的計劃,認為土耳其軍隊的存在將有助於擊退塔利班。塔利班則表態稱,如果土耳其未能按期撤軍,將視土耳其為“佔領軍”。有軍事專家認為,土耳其接管喀布爾機場是其介入阿富汗問題的第一步。未來,土耳其若以此掌控進出阿富汗的門戶,就能對阿富汗局勢施加一定影響。

另據阿富汗媒體報道,印度日前通過運輸機將幾十噸武器彈藥運至阿富汗。印度聲稱,這是為響應阿富汗政府的呼吁,幫助阿富汗政府軍打垮塔利班。對此,塔利班發言人蘇海爾·沙欣表示,歡迎印度在塔利班奪權后繼續其在阿富汗的援助和重建工作,但印度不應向阿富汗政府軍提供任何軍事支持。

英國國防大臣華萊士7月13日在接受《每日電訊報》採訪時表示,若塔利班入主阿富汗政府,英國將與其合作。華萊士稱:“無論是哪方執政,隻要它遵守特定國際規范,英國政府都會與之接觸。”在採訪中,華萊士稱:“塔利班迫切需要國際認可。他們需要資金投資國家建設,如果一直被定位為恐怖分子,塔利班將無法實現這一目標。”

前景扑朔迷離

今年是阿富汗戰爭爆發20周年,這場美國歷史上持續時間最長的戰爭,不僅給美國帶來曠日持久的巨大消耗,更給阿富汗人民帶來深重災難。總的來看,近期阿富汗局勢持續趨緊,外部勢力干預加劇,其罪魁禍首就是美國的阿富汗政策。在美國當“甩手掌櫃”后,阿富汗安全形勢面臨更多變數,和平前景愈發渺茫。

政治局勢將持續動蕩。有分析人士認為,由於失去美軍強力支持,阿富汗政府軍未來很難有效抵擋塔利班的猛烈攻勢,阿富汗軍事政治局勢的不確定性驟增。

恐怖主義或將“復活”。美《華爾街日報》評論稱,美國不負責任的撤軍導致阿富汗安全形勢惡化,或將讓這個國家再度成為恐怖主義的溫床。極端組織“伊斯蘭國”等可能再次將其作為據點,這對阿富汗和周邊國家來說都是巨大災難。

外部力量或將“扎堆”。美國的撤軍給中亞地區留下巨大“權力真空”。下一步,俄羅斯、英國、土耳其等域外勢力以及印度等近鄰或將進一步加大介入力度。同時,拜登政府也不會坐視中亞旁落他人之手,未來或將在阿周邊地區採取新的示強舉措,相關動向值得持續關注。(楊忠潔)

(責編:陳羽、唐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