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軍事

法德矛盾升級推遲部長級會議

2022年11月02日09:54 | 來源:中國國防報
小字號

德國希望購買美制AH-64“阿帕奇”武裝直升機。

近日,法德兩國官員表示,因兩國分歧難以調和,原定於10月下旬在法國楓丹白露市舉行的法德部長級會議推遲至明年1月。這引發外界對未來歐洲發展前景的擔憂。

能源政策分歧導致矛盾激化

據消息人士透露,此次法德部長級會議延期與法德兩國在能源領域的政策分歧有關。自俄烏沖突爆發以來,歐洲能源供應緊張、價格飛漲。為應對能源危機,9月底,德國單方面宣布投入2000億歐元(1歐元約合7.3元人民幣),補貼本國居民及企業的能源賬單。這種以巨額政府補貼方式平抑能源價格的做法,在歐盟內部引發不滿。此舉遭到包括法國在內的諸多歐盟成員國反對,認為在歐盟各國經濟發展不平衡的情況下,德國單方面補貼本國將導致其他國家能源危機加劇。法國總統馬克龍甚至警告德國政府的補貼計劃可能“扭曲”歐洲市場,呼吁德國在制定本國能源政策時應考慮維系歐洲團結。

此外,法德兩國就是否設定天然氣價格上限存在分歧。法國因其部分核電站停運遭遇電力短缺,一直試圖為天然氣價格設定上限。德國作為天然氣消費大國則竭力反對,主張通過聯合採購、減少消費和增加供給應對能源危機。特別是“北溪-1”天然氣管道遭到破壞后,德國失去歐盟天然氣樞紐地位。為解決天然氣來源問題,德國希望與擁有全歐洲最大液化天然氣接收站的西班牙合作,修建一條穿越法國邊境比利牛斯山脈的天然氣管道,但遭到法國反對。法德關於能源政策的種種分歧,最終導致兩國矛盾激化。

圍繞歐洲事務主導權爭奪激烈

從表面上看,此次法德部長級會議延期主要是因為兩國在能源政策上的分歧,但從本質上說還是兩國長期激烈爭奪歐洲事務主導權的結果。作為歐洲一體化進程的兩台“發動機”,法德雖都積極倡導和推動歐洲一體化,但出發點和目標並不一致。德國主要希望以歐洲一體化來促進政治合作,從而提升自身在歐洲的地位和影響力。當前,德國人口達8000多萬,位居歐盟第一,經濟總量在歐盟內約佔30%,德國主導歐洲的願望日益強烈。不久前,德國總理朔爾茨首次劃定歐盟地緣政治輪廓,稱歐盟未來應擴張至30至36個成員國,主要吸納目標是東歐國家。鑒於東歐地區是德國的傳統勢力范圍,一旦東歐大部分國家加入歐盟,德國便成為歐盟的地理中心。此外,朔爾茨還提議取消歐盟的一票否決制,向多數同意制過渡。這些都將大大增強德國在歐盟內部的影響力,為德國最終掌控歐盟奠定基礎。

法國則熱衷於推動歐洲一體化,極力推動包括構建“歐洲軍”在內的防務合作,以此提高自身在歐洲安全事務中的主導地位。法國反對歐盟東擴,認為這將使得歐盟中心東移,最終導致德國超越法國,成為歐盟主導者。因此,法國明確反對德國提出的希望加強和擴大歐洲議會權力和作用的想法,認為歐洲議會最多不過是一個咨詢機構,真正的立法權力應集中於歐盟各成員國的議會,以此削弱在歐洲議會中佔有優勢的德國力量。

此次法國指責德國在能源問題上不顧歐洲的利益大局自作主張、沒有與歐盟及其他國家採取一致行動,其實質是對德國不斷增長的綜合國力和影響力的焦慮和擔憂,目的是防止德國採取對自身最為有利的方式擺脫危機,全面超越法國。隨著兩國在外交理念和政策實踐上的分歧不斷加劇,未來圍繞歐盟主導權的爭奪還將繼續升級,或為兩國關系發展增添諸多變數。

沖擊未來歐盟防務一體化進程

防務合作是法國和德國長期以來一直積極推動的領域,但兩國外交關系不斷緊張,對兩國防務合作也產生不小沖擊。

首先,在武器聯合研發方面,法國一直是歐盟武器研發自主化的積極推動者。早在2017年,法國總統馬克龍和德國時任總理默克爾就啟動聯合研發戰斗機計劃,試圖在歐洲未來戰斗機系統研發中佔據主導位置。德國現任總理朔爾茨上台后,更傾向於採購美制戰斗機。今年2月,德國國防部表示希望購買美國F-35戰斗機,以替換老舊過時的“狂風”戰斗機。8月,美國國務院批准了對德出售F-35戰斗機的申請。不出意外,德國將於2030年前從美國採購35架F-35戰斗機。德國大規模採購美制戰斗機的做法,將使法德推動的聯合研發戰斗機計劃出現更多不確定性。

此外,德國在其他領域與法國進行防務合作的興趣也在減弱。例如,在直升機方面,德國希望購買美制AH-64“阿帕奇”武裝直升機,而不是與法國共同升級“虎”式武裝直升機。在導彈方面,德國傾向於為“虎”式武裝直升機購買國產導彈,無意與法國進行雙邊合作。此外,以德國為首的北約14個成員國日前宣布聯合購買由美、德、以色列3國聯合研制的導彈防御系統。這些舉措引發法國強烈不滿,也成為影響法德兩國防務合作關系的重要因素。

從未來發展來看,歐盟防務一體化既是歐盟自身發展的邏輯使然,也有大西洋共同體關系變遷及世界權力結構改變的因素,已成為法德合作的重要議題。無論主動或被動,法德合作都將是歐盟防務一體化的關鍵動力。當前,法德由於政策理念和自身利益不同導致的關系緊張,已成為兩國深化防務合作的重要阻礙,也為未來歐盟防務一體化進程蒙上陰影。(方曉志)

(責編:陳羽、王瀟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