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軍事

“學習強軍”帶來教育新變化

2024年02月02日09:24 | 來源:解放軍報
小字號

武警四川總隊官兵依托“學習強軍”客戶端開展“講紅色故事”直播。李蛟龍 攝

武警四川總隊官兵依托“學習強軍”客戶端開展“講紅色故事”直播。李蛟龍 攝

“戰友們,請隨我的鏡頭往前看,這裡是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劉鄧大軍渡黃河紀念館,館內共分9個展廳……”近日,正在老家休假的武警四川總隊某支隊二級上士劉崇達,利用“學習強軍”客戶端(以下簡稱“學習強軍”)中的“微視號”直播功能,為支隊戰友介紹家鄉的紅色遺址。

千裡之外,某支隊官兵結合劉崇達的講解,紛紛在直播間發表自己的感受。“給戰友們直播時,我自己也深受教育啟發。”劉崇達表示,為了做好這場直播,他提前收集了大量史料。在這個過程中,他也對傳承紅色基因、擔當強軍重任有了新的認識。

讓休假官兵開直播介紹家鄉紅色遺址,是某支隊將“學習強軍”與部隊經常性思想教育相結合的一項創新舉措。令人欣喜的是,戰友們課堂上開小差的少了,分享感悟、暢談體會的多了。在最近一次思想教育問卷調查中,支隊官兵對教育新模式的滿意度再度提升。這是武警四川總隊緊盯官兵主體、緊跟時代步伐,積極用好網絡教育平台,增強思想政治教育時代性和感召力的一個縮影。

網絡共享共用,精品好課不再“孤芳自賞”

最近,微課視頻欄目《兵姐姐講黨史》在武警四川總隊基層官兵中“火”了起來。

談起這個欄目的走紅,主創人員之一的某支隊程干事感慨不已。那年,他們精心收集黨史軍史上數十個歷史故事,在文化牆上打造出黨史軍史油畫長廊。他們還將相關內容拍攝、制成黨史學習教育系列微課——《兵姐姐講黨史》,在政治教育日集中播放,供廣大官兵觀看學習。

不久,一些官兵反映,系列微課很鮮活,但隻有政治教育日時才能在大屏幕上看到,資源無法共享,不方便隨時隨地學習……

戰友們的無心“吐槽”,引起了程干事的深思:打造這一微課堂的初衷,就是創新教育模式,讓好的教育內容直達兵心。很顯然,在這個過程中,他們忽略了教育的傳導方式,導致精品課不能持續發酵。

對此,該支隊廣泛征集基層官兵意見,決定借鑒互聯網“雲服務”的做法,用好“學習強軍”。幾天后,該支隊將第一期《兵姐姐講黨史》微課視頻上傳到“學習強軍”課程號,有近萬名官兵觀看。此后,他們定期上傳微課視頻,官兵打開手機就能學習。

某支隊以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系列教材為依據,發動分布在不同點位的基層中隊官兵眾籌創拍精品視頻微課,及時分享到“學習強軍”。該支隊宣傳科劉干事說:“從設計創作、編修教案到拍攝制作,官兵都充滿熱情。”

2023年,該支隊共計上傳優質微課50余堂。一堂堂冒著熱氣的視聽課、情景課成為支隊官兵即時取用、隨時可用的教育資源。

思想政治教育倘若固守一畝三分地,再優秀的政治教員也會“江郎才盡”。隻有取長補短,整合運用各類優質教育資源,搭建資源共享的教育平台,才能實現教育效果最大化。

看著“學習強軍”屏幕上戰友們熱烈互動,該總隊政治工作部宣傳處陳干事不禁感慨:找到了“寶貝”。

英雄黃繼光犧牲70周年之際,他們邀請空軍空降兵某部“黃繼光英雄連”,與駐守在黃繼光家鄉的某中隊,通過“學習強軍”進行聯合直播分享活動,令教育效果倍增。

“這種跨越空間、打破建制、協作共享的授課,讓教育不再‘單打獨斗’。”陳干事告訴記者,近年來,武警四川總隊依托“學習強軍”打造了數十堂精品課。這些精品課走出總隊,在提高課程輻射率、利用率的同時,也打開了官兵的視野,受到一致好評。

填平資源“窪地”,助力思想政治教育提速

過不了網絡關,就過不了時代關。武警四川總隊政治工作部領導坦言,隻有抓好網絡這個更具時代性、群眾性的載體,才能更好地走近官兵身邊,走活群眾性教育路子。

該總隊所屬單位部署分散,點多線長面廣,工作任務多樣,人員難集中、教育難落實的矛盾比較突出。所屬人員的文化層次、接受能力、興趣愛好等個體差異較大,精准施教的難度更大……

某中隊某執勤點,位於大山深處。由於這個執勤點任務特殊,在位人員較少,思想政治教育一直是各級重點關注的難題。

全面推廣使用“學習強軍”第一天,執勤點官兵就參加了一場網上直播。“現在,大家看到的就是‘兩彈元勛’鄧稼先當初工作時的住所……”數百公裡外,某支隊紅色講解員車佳艇手持自拍杆,帶領官兵回顧老一輩科學家的報國情懷,講述陳列物品背后的感人故事。

“先輩們克服重重困難為國鑄盾,才有了如今的盛世。”參觀過程中,直播間內彈幕不斷,官兵們在線上發表感悟、交流心得。

直播結束后,執勤點班長彭亞東意猶未盡:“‘學習強軍’像個‘百寶箱’,打破了時間限制,隨時可以看﹔打破了空間限制,隨地可以看﹔打破了資源限制,內容還可以選著看。”

如今,兵撒千裡、同步上課已經成為現實,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掀開了新的篇章。記者隨機打開一名戰友手機中的“學習強軍”,發現“蜀劍課堂”“蓉城橄欖綠”“康巴勁旅”“礪劍甘孜”等一批批課程號早已找到自己的流量密碼——

為強化新戰士吃苦精神,總隊連線駐地海拔4200多米的某中隊官兵,邀請他們為新戰士講述“缺氧不缺精神、艱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的奮斗故事。為激勵官兵精武強能,總隊專門邀請某中隊劉中隊長走進直播間,分享參加國際特種兵比武的切身感受。

從謹慎發言到犀利敢言,官兵成為教育“主人翁”

“講得很好,但是和我無關。”“這個故事我都聽過幾次了……”某中隊王中隊長沒想到,自己的第一堂網上直播課會遭到這麼多戰友“吐槽”。曾被評為優秀政治教員的他,面對彈幕上的“七嘴八舌”,深感失落。

“以往面對中隊官兵講課,自己作為主官,大家都會有所顧忌,有時不敢發表真實想法。網上直播則不同,‘吐槽’的彈幕很犀利。”王中隊長告訴記者,“學習強軍”是一個開放平台,打破了受教者和施教者之間的界限。任何人都可以在直播間發表個人觀點,“吐槽”的問題也涉及方方面面。

“不能小看網上的‘吐槽’。這不僅需要發現問題的能力,還需要直言不諱的勇氣。”王中隊長說,“應對這些問題,干部骨干不僅要快速分析問題、有效解決問題,更要改變傳統的工作思路、教育方式和管理模式。”

對此,某支隊政委認為:“傳統教育注重正面灌輸、當面引導,有其無法替代的優勢,但官兵參與度有多高、效果怎麼樣,缺乏直接有效的反饋機制。‘學習強軍’正好彌補了這一短板。”通過“學習強軍”開展線上教育,不僅能了解基層教育落實情況、評估教育效果,官兵還能第一時間通過彈幕提出意見建議,顯著提升了教育實效性和官兵參與度。

某支隊通過“學習強軍”組織了一場關於改進新年度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調查問卷,旨在發動群眾智慧,實現教育新創新。“線上發卷,線上回答,大實話更多,效率更高。”問卷下發后,全支隊的相關數據很快反饋上來。

搭建新平台,為官兵成長成才強能蓄力

不久前,某支隊組織“練兵備戰謀打贏,矢志強軍鑄忠誠”專題文藝匯演。上等兵錢宏宇作為主持人登上舞台。

“‘學習強軍’讓我重拾信心,找到了奮斗的方向。”回望自己的成長經歷,錢宏宇不禁感慨,是“學習強軍”為自己搭建了成長成才和施展才華的平台。

有一定播音基礎的錢宏宇下隊后不久,就信心滿滿地主動申請成為中隊的理論宣講員。誰知,他第一次登上講台就因怯場而吞吞吐吐,幾經波折才勉強過關。從此,一向開朗的他變得悶悶不樂。

該中隊利用“學習強軍”,支持錢宏宇以兵言兵語、兵講兵事的方式,開設“戰地課堂”、錄制短視頻。在一場場直播和一次次講解中,錢宏宇增長才干,成為大家耳熟能詳的網絡達人。他還借助“學習強軍”豐富的教育資源,學習寫作技巧,厚實文化功底。

“生活在這個平凡的世界裡,平凡也是一種美麗的存在,一種充滿溫暖的存在。作為新時代革命軍人,我們要扎根軍營,在平凡的崗位上干出不平凡的成績!”前不久,在該支隊開展的讀書分享會中,錢宏宇登上講台,受到大家歡迎。

“學習強軍”不僅改變了部隊的教育模式,還助力培養了網絡骨干隊伍。每次直播前,該總隊都與“學習強軍”運維管理團隊密切聯系,實現前台與后台、內容與技術的無縫連接。目前,該總隊熟悉網絡、懂網絡的人才越來越多,有力支撐了新時代教育模式的轉變。(蔣禹 洪福樂)

(責編:陳羽、劉圓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