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軍事

美空軍發布2050發展願景

2025年01月28日08:38 | 來源:中國國防報
小字號

美空軍部長弗蘭克·肯德爾搭乘由人工智能飛行員控制的X-62A VISTA戰斗機飛行。

美空軍部長弗蘭克·肯德爾搭乘由人工智能飛行員控制的X-62A VISTA戰斗機飛行。

近日,美國空軍部長弗蘭克·肯德爾在出席智庫活動時,正式公開《2050年的空軍部》報告的相關內容。這份報告作為弗蘭克·肯德爾離任前的重要文件,對2050年美空軍和太空軍在戰略環境中的定位作出預測,並對其未來發展方向進行前瞻性規劃。

渲染嚴峻戰略環境

報告稱,對美空軍而言,未來25年內,可能發生的事件、屆時可運用的手段及面臨的潛在安全威脅都存在極大不確定性。預計到2050年,世界將呈現多個顯著特征。

從戰略威脅層面來看,形勢將愈發嚴峻。其一,國際競爭與權力角逐將更為激烈,美國、俄羅斯等全球主要大國之間的戰略博弈可能進一步升級。報告預測,“俄羅斯將持續依賴核武器抗衡西方,且可能在太空部署核反衛星武器”。其二,非國家行為體的宗教極端主義活動和犯罪行為仍將受到高度關注。報告提出,“針對美國本土及其盟友的大規模襲擊,極有可能對美國的軍事戰略重點及資源分配產生重大影響”。其三,氣候變化的影響將愈發嚴重,干旱、惡劣天氣、海平面上升等問題接踵而至。其中,因氣候變化引發的大規模移民潮,被視為最大的不確定因素,或將對美國社會結構及國家安全投資的優先方向產生深遠影響。

與此同時,科技創新成果的加速應用將重塑戰場格局。預計到2050年,空中和太空作戰行動將高度依賴人工智能系統進行決策,利用人工智能規劃並執行作戰任務將成為常態。當前,美太空軍的作戰系統已在很大程度上實現自主化,預計這一趨勢在未來將持續深化。美空軍的武器系統也將更加智能化,甚至能夠在無需人類干預的情況下自主行動。此外,量子計算和量子傳感技術的飛速發展,將對美空軍的軍事創新與變革產生深遠影響。

描繪全新戰爭形態

報告預測,到2050年,美空軍所面臨的戰爭形態將發生重大變革。屆時,“潛在作戰對手將憑借先進技術構建全新作戰理念、打造新型組織結構、研發新型武器系統,從而對美國及其盟友形成威懾”。

太空領域將成為幾乎所有軍事行動的決定性戰場。隨著太空系統成本的降低,全球主要軍事強國將在太空作戰理論研究、武器採購和國際合作等方面投入更多關注。太空武器的部署態勢、感知能力與攻防水平,將成為大國太空對抗的核心要素。到那時,美空軍將借助太空資源,為聯合部隊提供全方位的作戰支持,涵蓋導彈預警和跟蹤、核爆炸探測、實時瞄准、安全通信和戰斗管理等領域。

與此同時,制空權依然是決定軍事行動成敗的關鍵要素,但其實現方式、時間和地點都可能發生顯著變化:一方面,美軍前沿部署基地極易遭受精確導彈攻擊﹔另一方面,隨著射程更遠、精度更高的導彈不斷涌現,防空武器的交戰范圍正拓展至前所未有的廣度。射程超過1600公裡的制空武器的大量部署,將使加油機等傳統上相對安全的飛機面臨較大威脅。

此外,到2050年,空基核威懾力量,如B-21戰略轟炸機及其搭載的核彈仍被視為不可或缺,但隨著潛在作戰對手的空防體系不斷完善,戰略轟炸機的作戰效能可能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空基核威懾的效力或將被削弱。同時,未來空戰和太空戰的另一顯著特征是,網絡空間和電磁頻譜環境將呈現高度競爭態勢。美空軍的作戰行動必須在保護自身信息源的同時,有效干擾和破壞敵方的信息源,以維持作戰優勢。

塑造快速發展態勢

隨著離任日期臨近,弗蘭克·肯德爾急於發布這份報告,主要目的在於為美空軍和太空軍的未來發展發出“最后的呼吁”,以“重大轉型需求”為噱頭,確保空軍部隊發展勢頭不減,針對重點方向的軍費預算投入力度不降低。

一方面,報告大力倡導太空軍的擴張和強化。“預計到2050年,美太空部隊的人員規模將大幅擴充,從當前的約1萬人增加數倍,以應對來自俄羅斯等國的挑戰”。在作戰能力建設方面,報告稱未來需增強反太空作戰能力,包括發展在軌動能武器和地面系統。同時,美太空部隊還需大幅提升監視和目標追蹤能力,逐步從依賴飛機轉向依賴空基傳感器和通信網絡,並提高空域監測的自動化水平。

另一方面,報告著重強調空軍的穩健發展。美空軍一直致力於將“下一代空中優勢”項目打造為一個系統集群,採用有人駕駛戰斗機與“協同作戰飛機”無人機聯合作戰的模式,以取代F-22戰斗機。鑒於“下一代空中優勢”有人戰斗機成本高昂,弗蘭克·肯德爾表示,未來美空軍可能繼續選擇F-35戰斗機的后繼機型。該后繼機型將是一款多功能戰斗機,專門設計用於指揮控制“協同作戰飛機”,且成本可能遠低於“下一代空中優勢”有人戰斗機。此外,美空軍還計劃採購並維護“哨兵”洲際彈道導彈和B-21戰略轟炸機,這些裝備將構成美國“三位一體”戰略核力量的核心組成部分。(趙韜)

(責編:唐宋、劉圓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