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擬成立國防出口機構

印度陸軍裝備的“北極星”直升機。
據外媒報道,印度計劃成立國防出口委員會,專責武器出口工作。有評論稱,這是莫迪政府“印度制造”戰略在軍工領域的造勢推廣,將成為印度加強對外軍售的重要舉措。不過,受自身資源條件限制,印度武器出口仍面臨挑戰。
整合軍工資源
據報道,印度將於年內成立的國防出口委員會由國防部直屬,主管大概率由分管軍工的副防長兼任,其內設部門尚未對外公開。外媒結合印度防務體制特點分析認為,該委員會將下設戰略研究、政策調研、營銷對接、軍工管理、評估問責等分支部門。
其中,戰略研究部門主要對未來5年國防出口形勢進行分析,“找准定位和投資方向”。營銷對接和軍工管理部門,專注於尋找並利用出口機會,簡化軍工出口流程、優化程序、減少交付延誤,通過“端到端在線出口授權等方式促進軍品出口”。評估問責部門是效仿西方國家成立的“內控和監督”機構,將對武器交易進行全流程監管,並定期對武器出口狀況進行評估。
有印度軍方人士表示,國防出口委員會由總理莫迪主導成立,主要目的是整合軍工資源,釋放該領域“印度制造”的經濟潛能。據統計,目前印度國內與國防工業相關的機構包括9家國有國防企業、41家國防部下屬軍械廠和各類研發實驗室及近6000家中小型私營企業。隨著產業規模快速發展,印度開始尋求軍火出口機會。根據印度設定的出口目標,2029年武器出口額將達到57.7億美元,是2024年的2倍多。
強化對外軍售
據報道,印度正採取系列措施推動軍工出口,包括簡化國防工業許可制度、放寬出口管制、向外國提供信貸額度用於進口印度軍品、授權駐外使館武官進行宣傳等。目前,印度“布拉莫斯”導彈、“皮納卡”多管火箭炮、TC-20卡車炮和輪式步兵戰車等,已出口至多個國家和地區。印度媒體稱,國防出口委員會設立后,將通過設計營銷策略、簡化出口程序等方式擴大武器出口。
國際軍火市場格局的變化,也是印度成立武器出口機構的重要因素。隨著東歐、中東地區戰火延宕,傳統歐洲軍火商忙於本地區武器供應,在北非、東南亞等地區出現“空窗期”,這為印度進軍國際軍火市場提供了機會。
同時,印度也有意借武器出口加強自身國際影響力。比如,印度向東南亞和北非國家出口武器時,承諾向后者提供貸款優惠,意圖以此擴大在相關地區的影響力。
存在諸多挑戰
印度高調成立國防出口委員會,但外界並不看好印度武器出口前景。報道稱,技術積累不足是該國軍工產業的硬傷。以近期印度企業推出的多款新型無人機方案為例,在隱身材料、發動機技術和飛行控制系統方面,自主研發和工業體系支撐有限。還有評論稱,“印度制造”的國防工業基礎也不健全,如航空制造業缺乏風洞實驗室和模擬訓練設備,將直接影響研發和生產效率。
此外,部分出口產品曝出質量缺陷,對印度武器出口造成沖擊。此前,印度自主研制的“北極星”直升機在4個月內發生3起重大事故,並遭遇厄瓜多爾退單。印度出口至亞美尼亞的“施瓦提”反炮兵雷達,被曝穩定性差,平均無故障工作時間不足5小時。印度TC-20卡車炮、“皮納卡”多管火箭炮,也被指存在兼容性等問題。(白永軍 胡珈赫)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