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戰斗體能”的真諦
——南部戰區海軍開展《軍事體育訓練大綱》宣講活動見聞

某艦二級上士鄭娜進行藥球前推訓練。陳 昊攝
初春時節,南海之濱,清風拂面。
伴隨著海浪的拍打聲,一場戰斗體能訓練在海軍某基地的訓練場上火熱展開。壺鈴硬拉、藥球前推、負載拉帶、六邊形跑……官兵向自己的體能極限發起挑戰。
前不久,新編修的《軍事體育訓練大綱》(以下簡稱《大綱》)正式印發,我軍軍事體育訓練由以健康體能為主向以戰斗體能為主轉變。《大綱》在繼承此前優長的基礎上,區分基本知識、基礎體能、戰斗體能、實用技能4部分,對軍體訓練考核內容進行了整體性優化重塑,其中核心的體能類課目按“1+1+X”體系(基礎體能+通用戰斗體能+軍兵種專項戰斗體能)進行架構。
為了幫助廣大戰友讀懂《軍事體育訓練大綱》,南部戰區海軍組織《大綱》宣講及“訓練傷防治科普進軍營”系列活動,邀請多名軍體訓練專家和來自武漢體育學院的運動醫學專家團隊來到各直屬單位,為官兵進行《大綱》宣講,針對官兵關心的戰斗體能課目進行演示,同時開展訓練傷防治科普活動。
“針對海軍官兵作業空間狹小,長期久坐久站易引發腰背部疼痛等特點,《大綱》有針對性地設計了相應的訓練課目,創設海軍艦艇部隊戰斗體能課目。”在海軍某基地,來自海軍工程大學的嚴智勇向官兵詳細講解了《大綱》編修動因、主要內容及體能考核內容、訓練方法。
面對未來戰場上的強勁對手,提高軍體訓練的“含戰量”是練強打贏本領的重要基礎。軍兵種專項戰斗體能緊貼軍兵種實際研究創設,對接專項體能需求更加緊密。關於實用技能,新增障礙游泳、水上自救互救等課目,提高官兵遂行涉水涉海多樣化軍事任務能力。嚴智勇強調,“新增課目不僅是為了提升官兵體能,更主要的是強化實戰技能。”
全新的訓練課目,更需要科學、適配的組訓方法。針對官兵關心的戰斗體能連貫考核課目,幾名軍體訓練專家為官兵演示了連貫考核的標准流程和技巧。通過實操演練,官兵更清楚明晰了戰斗體能的實戰意義。“仗怎麼打,兵就怎麼練。”通過戰斗體能訓練,很多官兵對這句話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認識。
實操演練過后,各單位推選出一名優秀代表,一場小比武在他們之間展開。其中,一名略顯瘦弱的女兵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她就是來自某艦的二級上士鄭娜。她是在戰友的鼓勵下報名參賽的。
“不錯,她的動作很標准!”在第一個壺鈴硬拉課目中,鄭娜的表現就贏得了軍體訓練專家的認可。最終,她以4分12秒的成績結束戰斗體能考核。成績不錯,動作也標准,鄭娜的表現贏得了專家和戰友們的陣陣掌聲。
“之前,我自己就喜歡到健身房進行力量訓練,已經堅持一年多了。《大綱》中增加了戰斗體能的考核課目后,不少戰友從田徑場轉到了健身房,和我一起加練力量,特別是新增的核心力量訓練。”走下比武場,鄭娜笑著說,“戰斗體能作為《大綱》中的新增課目,我們自己大概練了有兩周的時間。這次軍體訓練專家過來,糾正了我們平時組訓中一些錯誤的動作和方式。動作標准了,才能練出效果,也能預防傷病。我跟專家學到了很多,受益匪淺。”
在訓練場的另一側,官兵正在進行戰斗體能分解項目強化訓練。利用彈力帶進行弓箭步前推訓練、利用波速球進行單腳穩定訓練……強化軀干控制能力與身體穩定性,增強相關肌群力量,可以幫助海軍官兵提升不穩定狀態下的身體協調能力,是海軍官兵在岸港儲備訓練中的重要一環。
作為旅裡的軍體訓練尖子,一級上士虞振宇對戰斗體能訓練感觸頗深。負載拉帶課目讓他意識到自己上肢力量不足的短板,在軍體訓練專家的建議下,他先從輕負載開始訓練,逐步增加負載,以提升自己的體能素質。
“戰斗體能中的很多課目,此前我們也會組織官兵展開訓練,只是沒有這麼系統。戰斗體能的考核標准,幫助我們明確了平時的軍體訓練要求。我們艦上的官兵在海上執行任務時,也能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海軍某部干部張玉帥表示,“《大綱》裡訓練方法講得很細,可操作性也強,不用督促,不少官兵都主動進行體能儲備訓練。”
“通過本次宣講活動,我們發現官兵對戰斗體能還存在價值認知不足、關鍵技術欠缺、科學組訓尚未走實走深等問題。”來自海軍士官學校的張紹勇表示,“接下來,我們將重點從訓練內容、訓練方法方式、組訓管理和條件保障等方面指導官兵展開訓練,完成從以健康體能為主向以戰斗體能為主的轉變。同時,增加軍體訓練骨干集訓等常態化實踐活動,形成持續性正向刺激,激發官兵訓練熱情,提高部隊科學組訓和精細化組訓水平。”
結合《大綱》宣講,南部戰區海軍還邀請來自武漢體育學院的楊翼教授開展訓練傷防治科普講座,圍繞海軍官兵在軍事體育訓練中常見的下肢傷病,為官兵講明傷病發生原理及防治措施,旨在提升廣大官兵在訓練中預防傷病的意識和科學化訓練水平,有效降低訓練傷發生率。
夕陽斜照在訓練場上,官兵揮洒著汗水,正負重疾速奔跑……(葉磊、馬晶)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