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基地測控中隊立足艱苦環境錘煉本領——
扎根戈壁灘 打好每一仗

暮春時節,大漠戈壁,狂風呼嘯。漫天沙塵中,某基地測控中隊一項測控任務正在緊張進行。
“發現目標,跟蹤正常……”首次執行大項任務的操作手秦強緊盯目標圖像,口令清晰、操作嫻熟。
任務圓滿完成,該中隊張中隊長拍掉身上的灰塵,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官兵能在大漠戈壁牢牢扎根,靠的不僅僅是‘能吃苦’。”張中隊長說。
該中隊組建之初,官兵來自不同地域、不同單位,大部分人是首次轉崗。工作還沒來得及理清頭緒,多型新裝備就陸續列裝、大項任務接踵而至。
如何帶領官兵邁好第一步?黨支部會議上,中隊干部態度鮮明:支部一班人必須率先垂范,按照“初始即嚴、一嚴到底,初始即實、一實到底”的標准,挑起“首任首責”的擔子。
然而,班子帶頭並不意味著官兵會“自動看齊”。一天晚上,張中隊長查鋪查哨經過臨時板房,無意中聽到有官兵小聲議論:“真沒想到,這裡環境這麼艱苦”“我們老單位條件要好多了”……
回到宿舍,張中隊長輾轉難眠:大項任務近在眼前,官兵絕不能分心走神,必須及時糾偏正向、統一思想,凝心聚力形成干事創業的合力。
第二天,中隊組織了一場強軍故事分享會,張中隊長走上講台,動情講述基地前輩飲風咽沙、艱苦創業的故事,激勵大家“齊心協力攻堅克難,扎根崗位再創佳績”。聆聽張中隊長的授課,一些原本對艱苦環境有畏難情緒的官兵慚愧地低下了頭。
解開思想疙瘩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讓官兵立足崗位練出真本事。他們結合任務特點,採取分層訓練、實裝演練、換崗輪訓等多種方式,引導官兵錘煉本領、精武強能﹔針對任務中面臨的難點堵點問題,緊貼實戰需求,在陌生地域、難局險局中摔打磨礪官兵,練就過硬本領。
為提升官兵遂行任務能力,張中隊長帶著大家一頭扎進裝備實訓實練中。通過一次次全流程協同訓練,中隊離“識得准、跟得穩、測得准、看得清”的目標越來越近。
雪后看千裡冰封、萬裡雪飄,雨后觀大漠沙海、遼闊草甸……漸漸地,官兵在艱苦的戈壁生活中練就了凝神靜氣的專注,干事創業勁頭更足了。
該中隊干部告訴記者,無論是凝心聚力干事創業,還是苦練精訓矢志打贏,都離不開支部一班人和班長骨干的模范帶頭作用。
從某保障單位炊事員轉崗過來的中士宋金宇,面對新裝備一度束手無策,不知如何下手。了解情況后,某班朱班長主動靠上去,與他結成幫扶對子。白天,他們一起練操作、練技能﹔晚上,兩人共同啃書本、學理論。一段時間后,憑借出色的表現,兩人在中隊組織的專業評比中同時上榜,在官兵中傳為佳話。
“搞測控,我雖是‘半路出家’,但只要勇於發揚‘釘釘子’精神,就沒有解決不了的難題。”某型裝備操作手於繼旺告訴記者,轉崗之初,他曾因信心不足,很長一段時間裹足不前。中隊干部鼓勵他結合自己的特長大膽嘗試、勇敢探索,扎扎實實打基礎、長本領。一次大項任務中,他憑借優異表現,贏得上下好評。
該中隊干部介紹,單位組建第二年,大部分官兵就分散流動到多個不同地域。面對任務地域廣、人員分布散的挑戰,干部骨干以“跑好第一棒,打好每一仗”的沖鋒姿態,帶領官兵完成多項測控任務。那年底,中隊因總體成績突出、全面建設過硬,榮立集體三等功。
“我們面對‘裝備新、任務新、基礎弱’的現實考驗,始終以一絲不苟、一刻不停的拼搏精神,苦練操作技能、深研戰術戰法,一步一個腳印提升打贏能力。”張中隊長告訴記者,這幾年,中隊官兵緊盯戰場需求,探索總結出一些實用管用的裝備操作方法,自主編寫專業教材和裝備維護保養手冊,部分戰法訓法取得突破。
“‘昨天的戰爭’背影不遠,‘今天的戰爭’面貌一新,‘明天的戰爭’雛形已現。制勝未來戰場,我們必須練精手中武器、練強作戰本領。”談及中隊成立以來走過的歷程,該中隊一名分隊長深有感觸地說。
奮進新征程,大漠戈壁留下了測控官兵的鏗鏘足跡。朝陽初升,該中隊官兵又一次整裝出征,士氣高昂奔赴戰位,投入下一場訓練……(王富財 張 航 劉國輝)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