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軍事

海軍航空兵某部以問題為導向組織政治干部研討學習——

“政工夜校”匯聚思想火花

2025年05月22日08:39 | 來源:解放軍報
小字號

初夏的一個夜晚,海軍航空兵某部會議室裡燈火通明。電子屏幕上,“政工夜校第七期”幾個大字格外醒目。來自該部基層單位的10余名政治干部圍坐在會議桌旁,圍繞課程設置的主題展開熱烈討論。

今年初,該部機關針對“基層政治干部能力素質現狀”展開專題調研,梳理出的傾向性問題讓黨委一班人陷入沉思:有的基層黨支部組織生活質量不高、有的政治干部開展思想工作方法單一、個別單位出現軍事訓練與政治工作“兩張皮”現象……

“要讓‘生命線’煥發旺盛‘生命力’,政治干部必須真正發揮‘播火者’和‘實干家’的作用。”黨委會上,一班人研究決定,著眼強化政治干部開展思想工作、組織工作、戰時政治工作能力,開辦“政工夜校”。

從那以后,每周一的晚上,該部機關樓黨委會議室就成了熱鬧的“思想磁場”。政治干部們聚集一堂,分析問題症結,研討真招實策。

該部領導介紹,“政工夜校”課程設置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從古田會議決議到新時代政治建軍方略,從如何把准官兵思想脈搏到怎樣加強軍事訓練統籌等,具有很強的針對性、指導性、實效性。

一堂課上,某飛行大隊周教導員提出,每周制訂飛行訓練計劃時,一些政治干部因不懂訓練而插不上嘴。這一情況引起該部機關的重視。隨后一期“政工夜校”,他們邀請作訓參謀陶磊為大家詳細講解飛行訓練組訓流程和方法,幫助大家補齊專業短板。

無獨有偶。某機務中隊傅指導員任職時間不長,開展思想工作總摸不准脈。“政工夜校”組織的群眾路線專題研討,讓他感到豁然開朗。經過深入思考,他提議在中隊宿舍樓側面設立一面“吐槽牆”,鼓勵官兵暢所欲言。

起初,中隊官兵大多持觀望態度,“吐槽牆”上一度空空蕩蕩。傅指導員並未過多解釋,而是把從戰士口中聽來的“淋浴間地板破舊”“夜餐品種單一”等意見全部寫到“吐槽牆”上,組織中隊支委和班長骨干現場認領問題、限時完成整改。

隨著一項項承諾變為現實,中隊官兵發現,這面牆“真頂事”,指導員“能干事”。漸漸地,“吐槽牆”上匯聚的官兵心聲越來越多,既有“外場保障車老舊”的提醒,也有“炊事班做出了家鄉味道”的感動,還有“機械技師老尚帶病排故值得學習”的點贊。時間一長,“吐槽牆”成為干部骨干精准掌握官兵思想動態的“晴雨表”。

該部領導介紹,“政工夜校”堅持問題導向、注重學用轉化,通過理論辨析、經驗分享、跨專業授課等方式,既增強了政治干部的能力素質,也提升了抓建基層的質量效益。

某機務中隊曾指導員的筆記本裡,珍藏著一張特殊的照片:會議室裡,支部委員們正在充滿“辣味”地召開組織生活會。

此前一段時間,中隊個別黨員骨干工作狀態滑坡,有的骨干甚至開始躺在功勞簿上“打盹”,令曾指導員頭疼不已。一次“政工夜校”課堂上,兄弟單位主官關於“如何用有‘辣味’的組織生活會淬煉黨性”的經驗分享,讓曾指導員找到了方向。

回到中隊,曾指導員在支委會上率先向自己“開炮”,圍繞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展開深刻剖析。他刀口向內的勇氣,感染了參會的支委,大家紛紛接過話頭,開門見山、一針見血地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

這場有“辣味”的組織生活會,最終討論形成10多條整改措施。此后,他們又在任務一線設立“黨員示范崗”,引導黨員骨干立足崗位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在全體干部骨干的示范引領下,中隊官兵精神面貌為之一新。

這些生動實踐的背后,是該部以“政工夜校”為基礎探索構建的一條“學用轉化鏈”——他們既邀請優秀政治教員講授思想教育方法,也安排訓練尖子傳授專業技能﹔既組織“假如戰爭明天打響”的沉浸式推演,也開展“黨務工作基本程序”的實際演示。此外,他們還針對單位政治干部緊缺的現狀,將代理政治干部職責的軍事干部也納入培訓范圍。

採訪結束,恰逢周一,該部機關樓黨委會議室再度燈火通明,新一期“政工夜校”如期開課。(傅 琳 曾 杰)

(責編:彭靜、王瀟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