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軍事

“鐵面丹心照大江”

劉禮斌
2025年07月04日09:45 | 來源:中國軍網222
小字號

開國上將王建安有著傳奇的人生。有詩歌頌他:“赤腳少年闖四方,黃安城頭第一槍。濟南淮海書戰史,鐵面丹心照大江。”這首詩,寫出了他的偉大功績,也記錄了他的黨性原則和清正廉潔作風。

大局面前講黨性,事業面前講團結。王建安和許世友在紅四方面軍結下生死之交,但二人在延安時曾有過糾葛。濟南戰役打響前,中央任命許世友為山東兵團司令員,王建安為副司令員。有人提出:“兩雄難並立。”毛澤東說:“孤掌難鳴,就這麼定了!”濟南戰役中,二人不計前嫌,密切配合,共同指揮作戰,取得重大勝利。

王建安有句話經常挂在嘴邊:“一個領導者,如果隻滿足於自己的知識和經驗,既不做調查研究,又不聽取下級反映的意見,高高在上,發號施令,久而久之,就會嚴重地脫離實際,脫離群眾,變成瞎指揮的官僚。”

1979年11月,王建安到基層部隊調研,基層部隊領導全員迎接被他制止后,仍堅持陪同。見他們如此態度,王建安生氣地說:“你們要去我就不去了。”他表示,下基層本來就是要傾聽士兵的心聲,如果太多人跟著,就沒人敢提意見、說真話了。

1978年底,中紀委的工作開始恢復。王建安作為中紀委常委,始終堅持黨性原則,對待工作一絲不苟,將每個細節都落到實處。老戰友老部下犯錯時,他對任何人都一視同仁,不包庇不袒護。一次,機關在印發王建安向中央軍委呈送的報告時提出,是否不提被批評的某位領導名字,王建安堅決反對。他說:“不但書面材料要發,見到他還要說。”

王建安常說,不能把吃吃喝喝看成小事,要端正黨風,要講廉潔,在一點一滴的小事上也不能放過,領導干部要時時處處給群眾做好樣子。一次,他去老部隊檢查工作,老部隊的同志想請他吃頓飯。見餐桌上擺滿了杯盤碗碟,他說:“中央三令五申不讓請客送禮,我們高級干部不帶頭,中央的指示就沒辦法落實,把酒菜撤下去吧!不然的話,這頓飯我就不吃了。”撤去額外的酒菜后,王建安才動筷子。

王建安的夫人牛玉清從部隊復員后,有幾次機會可以再穿上軍裝。有人建議王建安幫她辦手續,卻被拒絕。王建安調中央軍委工作后,組織上考慮他的子女全在外地工作,打算調回一兩個到他身邊。王建安堅決不同意:“子女在哪兒參加工作就在哪兒干,不能借故調進大城市。”

王建安一生儉朴,情操自守。他喜穿布衣布鞋,1977年進京后一直住單元式老房,臥室無地毯、無沙發,僅一桌、一椅、一床。床為條木拼成的硬板床,以兩長條凳支撐。

王建安逝世前的一段時間,多次提到自己的身后事:“我死了以后,不要開追悼會,不要送花圈,也不進入八寶山,把骨灰撒到老家的土地上肥田。”1980年8月4日,《解放軍報》以《贊喪事新風》為題發表評論員文章,文中寫道:“王建安同志和他的家屬對辦理喪事樹立了一個新風,值得學習提倡。”

黨性原則強,浩然正氣彰。黨性是黨員立身、立業、立言、立德的基石,黨性原則是黨員必須遵循的基本要求、基本立場。能不能堅持黨性原則,是對黨員政治品格的直接檢驗。作為黨員干部,應自覺以王建安為鏡,堅持黨性原則,說老實話、辦老實事、做老實人,該擔當時挺身而出,該斗爭時果斷亮劍,始終做到講黨性不講私情、講真理不講面子。

(責編:任佳暉、梁秋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