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軍事

陸軍某旅鼓勵官兵自主推選榮譽室展品——

“強軍見証”實物征集豐富教育載體

2025年07月13日09:31 | 來源:中國軍網222
小字號

“‘勝利’兩個字,刻在這個保溫杯上,更深深刻在我的心底。”

日前,陸軍某旅某連班長吳敬明參加上級組織的比武考核,因成績突出獲評“神射手”。載譽歸來,營裡為他舉辦了一場歡迎儀式。在全體官兵的注視下,吳敬明將個人事跡錄入該營“電子史冊”,把剛剛獲得的獎杯擺進營榮譽室。

一起擺進榮譽室的,還有一個刻有“勝利”二字的保溫杯。“這個保溫杯,特別是上面刻的兩個字,是我在訓練場上勤學苦練、比武場上奮力拼搏的力量源泉。”吳敬明說。

原來,備戰比武期間,吳敬明努力訓練,但成績一度停滯不前。看著成績遲遲未能突破,吳敬明開始懷疑自己“不是這塊料”。

一天中午,吳敬明拿保溫杯時發現,保溫杯下方壓著一張寫滿鼓勵話語的紙條。

看完紙條,吳敬明心潮難平,便在保溫杯上刻下“勝利”二字,隨時激勵自己“為了勝利一往無前”。帶著戰友的鼓勵和期待,吳敬明訓練更加刻苦,最終在賽場上一鳴驚人。

步槍彈殼、戰術手套……走進該營榮譽室,筆者發現,幾乎每一枚獎章、每一座獎杯旁邊,都放置著一個小物件。該營教導員介紹,與吳敬明那個刻著“勝利”二字的保溫杯一樣,這些小物件都是官兵摘金奪銀、爭得榮譽的見証。

指著榮譽室裡的展品,該旅領導給筆者講了一段故事。

去年,該旅官兵在多項比武競賽中斬獲佳績,涌現出一批先進典型和精武標兵。為發揮榜樣的示范引領作用,該旅通過多種方式大力宣揚他們的先進事跡,在官兵中掀起學習典型、趕超典型、成為典型的熱潮。

然而,時間一長,這陣熱潮開始降溫。有的官兵坦言,先進典型總是那幾張老面孔,容易產生“審美疲勞”。也有官兵表示,學習先進典型的方式缺乏新意,容易出現“雨過地皮濕”現象,難以產生持久效應。

“先進典型本身不會經常變化,但我們能不能打開思路,在‘物’上做點文章?”該旅在廣泛征求官兵意見建議的基礎上,決定深入開展“強軍見証”實物征集活動,面向全旅征集官兵在訓練比武、重大演訓等活動中使用過,且具有特殊意義的物品,在旅史長廊和營連榮譽室長期展示,以此激勵官兵為強軍事業奮勇拼搏。

為確保征集展示的物品贏得官兵廣泛認同,該旅在基層營連組織評選活動,發動官兵投票推選自己心目中的“強軍見証”展品。

某坦克連上等兵賴詩詠剛入伍時,體能成績長期在及格邊緣徘徊。后來,他天天鉚在訓練場上專攻精練,一步一個腳印提升訓練成績。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他在上級組織的比武中斬獲佳績。賴詩詠參加比武時佩戴的號碼牌,高票入選后被所在營榮譽室收藏。

某反坦克導彈連底盤技師張濤長期扎根裝備維修一線,是官兵公認的技術尖子。一個陪伴他多年、被用壞了的手電筒,受到不少官兵青睞。

某裝步連連長參加比武考核,從高手如雲的激烈比拼中脫穎而出。他在備賽時使用過的護腕,在評選中贏得高票。

為充分發揮“強軍見証”展品的教育激勵作用,該旅明確要求,將這些物件的主人聘為榮譽室講解員。每逢新兵下連、新干部到任等時機,就邀請他們現場講解展品背后的故事,既增強他們的榮譽感、自豪感,又激勵全體官兵向先進看齊、向典型學習。

該旅還鼓勵各營連結合年終總結、大項任務等時機,及時挖掘梳理官兵的強軍故事,動態搜集更新旅史長廊和營連榮譽室展品,持續提振官兵士氣。

在此基礎上,該旅針對駐訓期間任務轉換快、人員分布散、訓練任務重等特點,遴選不同崗位的先進典型深入各個點位,組織開展強軍故事會、“強軍先鋒”頒獎典禮等活動,增強官兵崇尚榮譽、珍惜榮譽、爭取榮譽的內生動力。

前不久,該旅組織一場“強軍先鋒”頒獎典禮。頒獎結束后,一年兩次在狙擊比武中奪冠的“偵察尖兵”、十幾年如一日投身裝備保障的技術骨干、文武雙全的“硬核營長”等先進典型的事跡被寫入旅史長廊,見証他們奮斗足跡的物件也被旅史長廊和營連榮譽室收藏。

“找准載體、創新形式,就能有效激勵官兵對標先進強本領、突破自我謀打贏。”該旅領導表示,他們將持續豐富教育形式、拓寬教育路子,不斷激勵官兵扎根崗位、忠誠使命,書寫屬於自己的強軍故事。(楊茂生 張文哲 謝恩杰)

(責編:黃瑾、梁秋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