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思貪欲之害 遠離不義之財


習主席指出,黨員干部要“培養健康情趣,崇尚簡朴生活,有一種‘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的定力,保持共產黨人本色”。貪廉一念間,榮辱兩重天。黨員干部應勤撣“思想塵”、多思“貪欲害”、常破“心中賊”,不存非分之想、不取不義之財、不拿不當之利,永葆清正廉潔的政治本色。
對黨員干部來說,工資基本等於個人收入,靠工資生活天經地義。黨的十八大以來,不合規的福利取消了,不該發的“節禮”叫停了,不該有的“灰色收入”不見了,靠工資生活、過簡單日子成為黨員干部的“新常態”。盡管這種生活與錦衣玉食、朝歌夜弦無關,與驕奢淫逸、聲色犬馬無緣,但也用不著以權謀私、蠅營狗苟,用不著擔驚受怕、遮遮掩掩,更能避免被“圍獵”、被“套牢”、被“拉下水”的危險。
古人講:“奢則妄取苟求,志氣卑辱,一從儉約,則於人無求,於己無愧,是可以養氣也。”一個人如果選擇了從政或從軍,就必須斷了發財的念想。習主席曾多次告誡黨員干部:“當官發財兩條道,當官就不要發財,發財就不要當官。”對於革命軍人來說,進軍營,就別再做發財的夢﹔想發財,就別進軍營的門。這是我軍的性質宗旨決定的,也是軍人應有的職業道德。
“無病不怕瘦,當官莫嫌貧。”應該說,組織給我們提供的工作條件、生活待遇已經很好了。一名領導干部如果總是與地方老板比財富、與企業高管比收入,抱著“當官不發財,請我都不來”的丑陋觀念,難免會落到既往努力化為烏有、所獲榮譽全部歸零的下場。春秋時期魯國宰相公儀休嗜魚,然“國人獻魚而不受”。他的理由是,如果“受魚而免於相”,再想吃魚就不自由了,他有官職俸祿,完全可以買魚吃,實現“長自給魚”。今天,黨員干部也應算清這筆長遠賬,絕不能盯著工資之外的不義之財打主意。
周恩來同志在《過好“五關”》一文中寫道:“物質生活方面,我們領導干部應該知足常樂,要覺得自己的物質待遇夠了,甚至於過了,覺得少一點好,人家分給我們的多了就應該居之不安。”貪欲是人生的大敵,知足才能平安常樂。“貪如火,不遏則燎原﹔欲如水,不遏則滔天。”黨員干部應牢記“廣廈千間,夜眠僅需六尺﹔家財萬貫,日食不過三餐”的古訓,常思貪欲之害,常棄非分之想,常掃心靈灰塵,自覺養成簡單交往、儉朴生活的好習慣,清清白白做人、干干淨淨做事、坦坦蕩蕩為官。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