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軍事

提高訓練保障綜合效益

呂志法
2025年07月13日09:45 | 來源:中國軍網222
小字號

訓練保障是軍事訓練的基礎支撐,對於提高訓練質效、促進戰斗力生成具有重要作用。不久前,全軍訓練場地建設觀摩交流活動在北京舉行。會議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主席關於加強訓練保障的重要指示,把握新形勢探索新模式,加快構建高水平訓練保障體系。貫徹落實好會議精神,就要創新訓練保障理念和思路,加強訓練條件和手段建設,提高訓練保障的綜合效益。

軍事訓練是和平時期我軍最重要的備戰實踐活動,沒有一流的訓練保障就不會有一流的訓練。特別要看到,隨著我軍作戰樣式、編制體制、武器裝備等不斷變化,訓練場地總體數量還不夠、體系布局不夠合理、信息化水平不夠高、環境條件與對抗要求不盡一致等問題,已成為制約我軍軍事訓練創新發展的現實瓶頸。隻有聚焦實現建軍一百年奮斗目標,進一步優化訓練保障布局,完善訓練保障要素,創新訓練保障方式,確保使命任務拓展到哪裡,軍事訓練就跟進到哪裡,保障條件就建設到哪裡,才能為軍事訓練轉型升級提供有力支撐。

構設逼真環境,解決不真不像、不嚴不實的問題。練兵的最高標准是“像打仗一樣訓練”,前提是要有堪比實戰的環境條件。各級應按照作戰功能最大化、作戰方式實戰化、作戰要素齊全化的要求,研究審視和設計訓練保障,尤其要把握信息化智能化戰爭帶來的新變化新要求,把環境要素設真設全,真正使訓練場地建設進入與打仗要求相匹配的“全景模式”。

實行統建共用,解決條塊分割、自建自用的問題。當前,我軍訓練保障資源總量不少,但統籌管理機制不健全、共享使用不順暢的問題比較突出,加之資源分布不均衡,有些訓練場地超負荷運轉,有些訓練場地卻長時間閑置。各級應進一步強化“不為所有、但為所用”的大保障觀,從健全機制、創新方法、完善手段等方面綜合施策,推動形成全軍統籌、功能互補、體系聯動的訓練保障新格局。

注重數智賦能,解決成本過高、消耗過大的問題。現代戰場空間要素極大拓展,高新武器裝備成本顯著增加,傳統訓練保障方式面臨作戰體系聯動難、實體環境構設難、實時檢驗評估難等突出問題,過度使用高價值實裝、大量消耗精確彈藥的保障模式不合時宜。各級應積極探索“科技+”“網絡+”保障方式,加大模擬仿真、兵棋對抗、網絡對抗、智能裁決等模擬訓練手段建設,把模擬多訓、實裝精訓突出出來,努力將信息化優勢轉化為保障效能。

優化保障格局,解決觀念落伍、作風不實的問題。訓練保障工作作風是訓練風氣的重要體現。各級應從實戰出發建場地、設條件、構環境,結合政治整訓狠抓治虛打假,把搞花架子、做門面工程等和平積弊清除出去。同時要看到,訓練保障領域投資較大,應發揚勤儉建軍的優良傳統,堅持精打細算,把每一分錢都花在刀刃上。

(作者單位:武警哈爾濱支隊)

(責編:黃瑾、梁秋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