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軍某部結合高原駐訓環境創新保障模式——
車輛方艙組成“移動兵站”


空軍某部官兵進入“移動兵站”。李 祥攝
高原星夜,隨著一場復雜電磁環境下的實戰化訓練落下帷幕,空軍某部機動分隊返回野外宿營地。停車整理完畢,中士趙林走進迷彩車輛方艙整理床鋪,准備休息。
以往,該部機動分隊進駐陌生地域后,第一件事就是搭帳篷。每次搭建帳篷,都要耗費很長時間。趙林清楚記得,一次高原駐訓,他和戰友們忙碌到半夜才將帳篷搭完,睡覺時早已疲憊不堪。
“本應養精蓄銳迎接新的訓練任務,卻不得不消耗大量精力搭建基礎保障設施,這種現象在過去屢見不鮮。”趙林告訴記者。
為有效解決高原駐訓期間的日常需求保障問題,該部領導深入一線調研,廣泛了解收集官兵實際困難和意見建議,提出改裝車輛方艙作為“移動兵站”的想法。
此后,該部成立攻關小組,積極對接相關院校和科研團隊,針對高原溫差大、風沙多等特點,反復測試和修訂方艙改造方案,確保“移動兵站”在極端環境下也能穩定運行。
今年駐訓,經過結構強化、加裝保暖設備,集用餐、住宿、指揮、物資儲運等功能於一體的四艙一組“移動兵站”,隨該部官兵出發。以往需要花大量時間搭建的基礎保障設施,如今全部集成在方艙裡。部隊抵達目的地后,迅速投入訓練,極大提高了駐訓質效。
記者在該部駐訓場看到,改裝后的住宿方艙空間寬敞,可容納多人同時就寢﹔食堂方艙內設施齊備,炊事員很快就能制作出幾十人份的餐食。不僅如此,官兵還可以在方艙內洗澡。
“‘移動兵站’投入使用后,為我們帶來了諸多便利,讓我們可以全身心投入駐訓任務,大家的參訓熱情更高了!”談及今年高原駐訓的新變化,戰士們紛紛點贊。
“保障力就是戰斗力。隻有讓官兵吃好住好休息好,才能確保他們以飽滿的精神狀態投入訓練。”該部領導表示,“移動兵站”還有效縮短了部隊架設、撤收、轉移裝備所需時間,讓作戰指揮變得更加高效順暢。(記者 王 越 特約記者 胡勇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