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軍事

三伏“淬火”巧練兵

2025年07月16日09:31 | 來源:解放軍報222
小字號

烈日炙烤,熱浪翻涌。陸軍某旅的訓練場上,一群臉龐稚嫩、目光堅定的新兵,正經歷著下連后的首次軍事體育“淬火”。

“手腕內扣,含胸收腹,找到背闊肌發力的感覺。”單杠訓練場上,班長王遙遙的聲音穿透熱浪傳來。他緊盯著新兵張博洋在單杠上的每一個細微動作,不時幫他糾正發力點。張博洋的手臂微微顫抖,肌肉在持續發力中緊繃著。

來到連隊后,單杠訓練成了不少新兵初入軍營遇到的第一個挑戰。新兵們苦練吊杠卻難以取得突破,新訓骨干們看在眼裡,急在心上。他們一起深入鑽研,尋找解決辦法。“《軍事體育訓練大綱》中強調,器械訓練是戰場攀越能力的轉化。引體向上不是靠蠻力,而是靠手臂、肩部和背部肌肉協同的‘巧勁’。”王遙遙的話得到了大家的認同。結合《軍事體育訓練大綱》要求,參照輔助訓練內容,新訓骨干將引體向上訓練拆解為“練力量、練動作、練轉化”3個階段,幫助新兵分階段攻破訓練中的難點。

器械訓練場邊,新老兵結成幫扶對子,嚴格執行“3天一循環”的訓練節奏:第一天,主攻背肌力量基礎訓練,為后續動作的完成奠定堅實的力量基礎﹔第二天,專項練習懸垂收腹,著重尋找發力的感覺,幫助新兵更好地掌握發力技巧﹔第三天,利用輔助器材進行連貫動作練習。

“自己加練摸不著要領,一味地吊杠和做俯臥撐,有時手臂疼得抬不起來,進步還慢。學會了班長教的發力方法之后,知道該用哪塊肌肉使勁,練得明白,進步也快。”引體向上成績成功突破個位數后,張博洋非常興奮。

按綱施訓、科學訓練,在各項軍體訓練中皆有生動實踐和成功經驗。

傍晚的體能訓練時間,新兵在熱身后進行仰臥卷腹課目訓練。班長們穿梭其間,嚴格把關動作細節:雙肩貼地,手臂伸直,指尖必須觸到膝蓋前的基准線。新兵從一開始就掌握正確的訓練動作,可以有效減少訓練傷的發生。

“熱身后低強度訓練喚醒核心肌群,結合其他課目穿插進行高強度、短間歇的卷腹強化練習,結束后組織系統的恢復性拉伸……”體育教育專業畢業的大學生士兵沈意文,憑借扎實的專業知識,成為新兵中的“軍體小教員”。看到不少戰友在核心力量和動作規范性上存在不足,沈意文利用訓練間隙耐心地為戰友們講解動作要領,幫助大家進行仰臥蹬車、仰臥舉腿等輔助練習。他還指導戰友控制呼吸節奏,發力卷腹時呼氣,使腹直肌充分收縮﹔還原時吸氣,保持核心持續緊張……這些建議被吸納進連隊的訓練安排,讓新戰友們得到了能力上的提升。

在相對涼爽的早操時間,一支新老兵混編的隊伍在400米的跑道上進行變速跑訓練,老兵跑在隊伍前后,控制整體速度,確保訓練節奏和強度。

一級上士趙西坡手持秒表在隊伍側翼,觀察著每位新兵的跑姿和狀態。“抬頭、挺胸。吳國鋌,核心繃緊,用擺臂帶動身體。”趙西坡的指令簡潔有力,在跑步過程中不斷提醒大家保持正確的跑步姿勢和技巧。

“以前覺得3000米跑就是咬牙硬頂,拼盡全力去沖。現在班長教我分段完成,在心裡設定一個個小目標,比如跑到前面那棵樹、那個彎道,再配合呼吸節奏和擺臂技巧,感覺沒那麼‘難熬’了。”在班長的指導下,新兵吳國鋌掌握了正確的跑步姿勢,刷新了自己3000米跑的最好成績。

新兵進行軍事體育訓練,不僅要注重成績的提升,更要注重精准幫帶,教他們學會科學的訓練方法,讓每一位新兵都能在體能訓練中找到適合自己的節奏,逐步提升體能素質。

新訓骨干將科學的理念和方法融入新兵的每一次訓練之中。在這火熱的季節裡,科學施訓的“巧勁”與新兵昂揚的“虎氣”交織融合,正逐步鍛造出筋骨更強健、意志更堅韌的勝戰尖兵。(丁永澤 特約記者 晉 蒙)

(責編:彭靜、王瀟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